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 祝福1教学案 鲁人版必修3

时间:2023-01-05 09:09:4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word

某某省某某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 祝福1教学案 鲁人版必修

3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正音正字。

2、了解文章背景及小说集《彷徨》相关常识。 3、感受文本的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学习重点:

反复朗读并感受文本的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一、回顾预习

1、解题。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祝福原意是指一种旧俗,即除夕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

《祝福》写于19242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某某、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某某,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也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2、介绍《彷徨》

《彷徨》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结集,收录了鲁迅在19241925年间所写的短篇小说十一篇。它的短篇小说包括《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幸福大家庭》《高老夫子》《兄弟》《伤逝》等。

《彷徨》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 “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字词,释义。

荸荠

炮烙 陷(

1 / 4

学法指导

解。


word

缩( 享( 弃(

蹒跚 熟( 然( 醺醺

生( 或一轮( 事(

惴惴 讪讪

二、自主、合作、探究

1、阅读课文,简单列出祥林嫂的悲剧一生。

外逃帮佣,初到鲁镇;被人劫回,被迫改嫁;丧夫失子,再到鲁镇;捐献门槛,未能赎罪;逐出鲁家,沦为乞丐;祝福之夜,凄然死去

字形

2阅读全文,结合祥林嫂的悲剧一生,按情节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的顺序,把全文分为六部分。

明确: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起讫段落 时间 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1――2

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3――33 迎春之时,一命归天(第28段) 端祥林嫂初到鲁镇34――53 春日之时,丈夫死亡(第35段) 展祥林嫂被卖改嫁54――65 孟春之时,被卖改嫁(第40段) 潮祥林嫂再到鲁镇66――111 暮春之时,痛失爱子(第67段)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112

3、本文在叙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这种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倒叙。

作用:①设置悬念。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急于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

②形成对比,突出主题。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文章的主题。

2 / 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a38db781d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