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粉丝文化传播机制研究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粉丝文化传播机制研究 作者:马梦娇 来源:《今传媒》2018年第11期 摘要: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平台中的粉丝群体以共同的群体符号和情感连接为纽带,已成为了网络群体传播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本文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下,从交互式场域、知识的鸿沟、共同关注点、节奏式效应等四个方面对粉丝文化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建构性提出了网络粉丝文化传播的闭环式互动仪式链模式并研究其深层传播机制。 关键词:互动仪式链;粉丝文化;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122(2018)11 - 0044 - 03 随着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粉丝群体传播在社会化网络中拥有强大的传播力。学界针对粉丝现象的研究多是从粉丝群体的历史沿革、特征、经济等表层方面的分析,未能从理论角度对粉丝文化传播的内在机制进行深入的探究。而在大数据化时代,一旦有争议性的舆论话题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理论性的对粉丝现象的传播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关键时刻对极化传播进行合理的疏导,对构建和谐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本文借助社会学的互动仪式链理论结合传播学等相关概念,对粉丝文化的传播形式深层次的剖析。 一、概念阐述 (一)新媒体网络时代的粉丝文化概述 粉丝群体跨越了“六度分隔”的界限得以飞速发展,同时产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粉丝传播模式形式单一且受到媒体议程设置、时空限制的影响,与偶像的互动呈单线模式且非常困难。新时代社会化网络的自由化、即时性、便捷性赋予了粉丝间互动的新途径,沟通更加简单。其次表现在粉丝文化的主体偏移上,传统时代的主体是偶像,粉丝对偶像的情感是狂热的,而当下越来越多的媒介平台更多的是把粉丝即大众放在了主导位置上,比如《明日之子》《偶像练习生》等更是将偶像与粉丝的主体位置进行了互换;最后表现在情感和金钱应援方面,劳伦斯·可罗斯伯格在粉丝文化上提出了“情感投入”的观点,但在如今的网络新媒体时代,粉丝文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化不仅表现在情感投入上,更表现在金钱应援上,比如选秀类节目的付费投票等方式,粉丝们以可量化的方式在社交网络中表达他们的影响力。 (二)互动仪式链理论概述 兰德尔·柯林斯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在2003年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他认为互动的基础是获得情感能量,这是人类交流互动的核心要素。根据柯林斯的观点,互动仪式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基本包括四个方面:首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需要聚集在同一场所里;其次,对局外人设定了某种界限;再次,人们的注意力需要集中在相同的对象或相同的活动上;最后,人们会分享产生的共同的情绪或者相同的情感体验;当这所有的因素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关注的焦点到达了高峰,这些要素彼此作用会产生群体团结;个体的情感能量爆发;有代表性群体的符号或神圣物;个体主动维护群体意识这四种结果。由此可以看出,互动仪式的基本点是在相同的关注焦点下,群体成员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能量。 二、网络时代粉丝文化的互动仪式链分析 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社会化网络中,粉丝群体作为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型社会群体形式,它具有明显的特征,在其群体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群体认同感、集体意识感等已基本完成了互动仪式链的基本模型。而不同的粉丝群体有自己独特的群体规范和管理方式,依托于互联网的强大平台,在新媒体上产生的舆论行为有时会对偶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互动仪式链的基础上,应结合新时代特点对其进行完善和修正,最终发现可建构成一个独特的闭环式互动仪式链条来研究当下粉丝文化的群体传播。 (一)粉丝文化存在的交互式场域——媒介提供场景化平台 柯林斯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当身体与身体充分接触时,才能提供共同的关注与情感。不可否认的是,身体的接触也带来了时空的限制性和持续性。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化网络平台,尤其是在微博上,为粉丝的社交沟通提供了自由的环境,同时它打破了时空一体的限制性,其持续性、即时性为粉丝群体的交流和互动创造一种与真实空间同在的虚拟场地。比如当明星进行电视剧宣传时,会通过网络首先在粉丝群中进行分享,并进行更加多样的形式的互动同时以一种更加轻松惬意的方式建立情感纽带。 (二)粉丝文化存在的“知识的鸿沟”——粉丝群体的设限行为 简而言之,知识的鸿沟是由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通常比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获得更快的信息。然而本文认为,对于同一明星而言,粉丝群体和非粉丝群体之间也存在“知识的鸿沟”现象,明星经常会把电视剧、电影或者演唱会等最新信息公布在粉丝群中,以期获得高效率的传播。而作为明星的粉丝来说,也总是能比非粉丝的群体提前了解到更多、更快、更新的偶像讯息。当有非粉丝(局外人)想要加入粉丝群体,除了改变自己原来的兴趣取向外,还需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对偶像进行各种了解和学习,加强对此偶像的了解,缩小“知识的鸿沟”,以此获得身份认同。 (三)粉丝文化存在的相同关注点——引发符号式的情感共鸣 对于粉丝群体来说,共同的关注焦点是始终存在的现象。比如说当群体共同的偶像在参与某些活动的时候,粉丝群体的团结性就会变得异常强烈,当黑粉对偶像进行攻击时,粉丝群体会自发抱成团儿来维护偶像形象,这是一种自然产生的仪式感,其本身是一种彰显其身份特质以及身份认同的表达方式,同时当群体中的某些个体维护偶像的行为有别于其他粉丝时也是一种仪式再创造的表现,进化的过程中也是仪式感不断深化的表现。 (四)粉丝文化存在的节奏式效应——群体的团结一致 埃里克斯与舒尔茨提出:人们平时的交谈本身可以作为一个“节拍器”,虽然人们谈话时候并没有实际上的节拍器来帮忙打节奏。网络粉丝群体无论是对话风格还是思维方式,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节奏贯穿于社交的始终,处于同一偶像下的粉丝群体总能达到协调一致,互通有无的节奏韵律,同时这种节奏感可以使得粉丝群体的共识感和认同感达到最大化。当明星进行活动宣传时,粉丝群体最强烈的快乐来源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同步进行传播活动中,拥有共同的焦点使其无比团结,共享群体情感能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c4b9c8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