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时间:2023-01-09 02:39: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

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

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 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

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 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

关于“海因茨两难”的道德推理

道德推理

不该偷的理由 该偷的理由

的特点 以惩罚与

他事先请求过,又不是偷大东西,

1 服从为定偷东西会被警察抓起来,受到惩罚

他不会受重罚



以行为的



功用和相如果妻子一直对他不好,海因茨就没有如果妻子一向对他好,海因茨就应

2

互满足需必要自寻烦恼,冒险偷药 关心妻子,为救她的命去偷药



要为准则

以人际和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得

做贼会使自己的家庭名声扫地,给自己

3 谐为准也对妻子负责。为救妻子去偷药,只

的家人(包括妻子)带来麻烦和耻辱

称为“好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

1 / 3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孩子”取



以法律和

采取非常措施救妻子的命合情合理,但偷东西是不对,可不这样做的话,

4 秩序为准偷别人的东西犯法。 海因茨就没有尽到丈夫的义务。





丈夫没有偷药救妻子的义务,这不是正法律禁止人偷药,却没有考虑到为



常的夫妻关系契约的组成部分。海因茨救人性命而偷东西这种情况。海因

以法定的

已经为救妻子命尽了全力,无论如何都茨不得不偷药救命,如果有什么不

5 社会契约

不该采取偷的办法解决问题,但他还是对的话,需要改正的是现行的法律,

为准则

去偷药了,这是一种超出职责之外的好稀有药品应该按照公平原则加以调



行为。

为救人性命去偷是值得的。对于任

海因茨设法救妻子的性命无可非议,但

以普通的何一个有道德理性的人来说,人的

他没有考虑所有人的生命的价值,别人

6 伦理原则生命最可贵,生命的价值提供了唯

也可能急需这种药。他这么做,对别人

为准则 一可能的无条件的道德义务的源

是不公正的。

泉。

道德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给我们勾画出:道德发展是连续的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过程,更高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兼容更低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则不能;各阶段的时间长短不等,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习俗水平,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 水平1:前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他们用来作为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阶段1: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个体以行为对自身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以为任何一件事只要被惩罚了,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避免惩罚和无条件地屈服力量本身就是价值。如,他们说海因茨偷药合理,因为不偷药,妻子会病死,他要受到谴责。也有的说海因茨不该偷药,因为被抓住会坐牢、受罚的。 阶段2:相对功利为定向。

个体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开始知道了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像市场地位那样的关系来判断的,知道了公平、互换和平等分配,但是他们总是以物质上的或实用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价值的。交换就是你帮我抓痒,我也帮你抓痒,而不是根据忠义、感恩或公平来进行的。如,赞成偷药的行为者认为妻子过去替海因茨做饭洗衣,现在病了,该去偷。也有的认为,药店老板发明药就是为了赚钱,所以老板是对的。

水平2: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能按照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不大理会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这时他们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思考道德问题,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阶段3:以好孩子为定向。

个体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认为凡是讨人喜欢或帮助别人而为他们称赞的行为就是好行为。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照这种要求去做。对行为的是非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1281e6e6b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