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论文 浅谈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人文社科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指导老师:郑允勇 摘要:当今世界大学教育无疑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方式,而人才不知应该有完善的智力水平,还应该有强健的体魄,要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生活节奏大幅度提高的社会,没有强健的体魄是很难在当今社会立足并且也是取得巨大的成功的。而这无疑要求大学教育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身体;锻炼;素质;发展 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主要是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更需要一大批的高级知识分子来建设国家。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使得大学生能够做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现实社会中,部分大学生只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追求知识的单一性或专一性,,造成自身素质的畸形发展状态。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教育,培养出大量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1 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1.1 锻炼时间少 据我们学校的统计,在平时锻炼的时间方面,男女生之间差距比较明显。男生每周锻炼时间从1小时到12小时不等,大多在3—5小时。而女生能坚持锻炼的就不多,只是极少数可以坚持每周运动2—3小时,大部分女生表示除了上体育课,平常很少锻炼。这就导致大学生中女生往往处于身体素质较差的群体。 俗语说“健康胜于财富”。良好的身体可以让你享受生活。另一方面,差的身体会剥夺你的一切兴趣和你周围的一切。因此健康在你的幸福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太多的压力可能会导致成不佳和健康状况不佳。一个健康的身体和精神经常锻炼身体是必不可少的。 1.2 体育设施不完善 经调查,很多同学对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游泳、滑冰、排球、网球甚至武术等都或多或少表现出喜欢,范围比较广泛。学校的设施经常不能满足需求,场地过小、设备数量少、种类单一等因素,都对同学们参与锻炼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我国体育运动成绩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体育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因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而明显落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健身运动的普及和深入人心。近年来,国内、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体育设施的需求量和实际建设量显著增加。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设施建设必将快速发展。而在当今大学,这更是紧迫的任务。 1.3 体育评估部健全 评判一个学生体质状况,主要是看学生的体能,包括发育状况、身高体重比、肺活量测试等,这些项目在教育部以及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里都有具体规定。而大学学生目前的体质状况,从上体育课及考试情况来看,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看出学生体质下降而另一方面则可以看出是不健全的体质评估导致的数据的下降。 2 身体素质低下的危害 大学的文化辐射,在不断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而文化环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体育和体质教育。这也是当今社会文化环境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而现实状况却让人担忧。欠缺的体质对于社会和民族都是有巨大危害的。 2.1 对社会的危害 一个社会,尤其是现在的当代社会是需要全方位的人才的,日益加快的社会节奏和日益加大的社会压力都给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如果是一个身体素质差的人步入社会 1 青岛农业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论文 那他肯定难以承受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结局肯定是悲惨的。学生应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要有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修养。除了自己所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有适应自己将来工作需要的身体,只有全面素质的人,才能大有作为,畸形片面的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大学生应以一种守望的精神,入世的态度,勇敢地承担起社会教化的责任。这就要求着大学生拥有着强健的体魄。 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以及科技发展的综合化趋势,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这一切对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的心理冲击和身体压力都是巨大的,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挫折感,失去奋斗目标,要么成为功利主义的俘虏,要么意志消沉,固步自封,一事无成。可见身体确实是革命的本钱。 2.2 对民族的危害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是将来民族的建设者和发扬着,其强大与否也将是民族未来的写照,大学生的强大则预示着民族的强大,大学生的素质差则是一个民族的问题。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正在逐渐强大逐渐复苏的国家而言,人才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的,人才就是根本人才就是国家强大的保障,而若我们国家的人才缺乏强健的体魄又会如何呢?毫无疑问,绝对难以承担起振兴中华的众人的。 我们知道在日本,小学起就要求穿短短的裙子和裤子的,这对于寒冷的冬天也毫不例外,也许有人会说这是造势可是事实却是因为日本要培养学生的抗寒体质,这毫无疑问是日本深远影响的决策。日本和我们中国是不同的,可是在这方面他们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没有强健体魄的大学生,中华民族是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的,这会使我们的民族在未来的竞争中落于下风,使我们的民族难以在狼一般的西方强国中立足。 3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应该是个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学生本人都应负担起自己的责任。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晨练的加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方兴未艾的全民健身浪潮中,晨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成千上万的群众,特别中老年人是晨练活动的主力军,他们追索着青春,恢复着活力,增进着健康,更得到了生活乐趣,中老年人参加晨练活动,还具有“一人晨练,带动全家,影响一片”的意义。因此,分析研究科学晨练对身体好处十分重要。 晨练活动既能全面锻炼身体,也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长部进行晨练活动,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久力科学晨练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通过晨练活动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水平,提高机体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使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的转换能力的提高。体育锻炼能使神经细胞获得更充足的能量物质和氧气,使大脑和神经系统在紧张的工作过程中获得充分的能量物质保证,据研究,当脑细胞工作时,它所需的血液量比肌肉细胞多10—20倍,在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50%,科学的晨练能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合理交替,避免神经系统过程紧张,可以消除疲劳,使头脑清醒思想敏捷。 3.1.1 改善运动系统的功能 经常参加晨练活动,可使肌肉组织的贮氧能力提高,改善肌肉组织的能量供应,增强肌肉组织的耐久力,从而使肥肉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和力量增大弹性提高,肌肉变得发达,结实而有力。据测定,一般人的肌肉能 量占体重的40%左右,而经常锻炼的运动员的肌肉重量可达体重的45—50%。 晨练还能改善骨骼的营养状况,增强物质代谢,使骨骼 有机成分增加,并可改善骨骼肌与关节韧带的弹性和柔韧性等,从而可提高骨骼抗弯、抗拉、抗折、抗压和抗扭能的性能,同时还可以提高关节和韧带的运输的幅度、灵活性和准确性。 3.1.2 晨练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能力 科学的晨练活动使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加深,使氧气的吸入量增加,提高人体供氧能力。 3.1.2 提高和改善循环系统的功 经常参加晨练活动,不仅可以加强新陈代谢,而且改善血管的弹性,提高血液量,促进血液循 2 青岛农业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论文 环,提高机体的摄氧能力。 3.2 合理饮食 一般情况下,一天需要的营养,应该均摊在三餐之中。每餐所摄取的热量应该占全天总热量的1/3左右,但午餐既要补充上午消耗的热量,又要为下午的工作、学习提供能量,可以多一些。所以,一日三餐的热量,早餐应该占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那么,一日三餐应怎样安排呢? 人们常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一养生经验是有道理的。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主食一般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豆包、玉米面窝头等,还要适当地增加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使体内的血糖迅速升高到正常或超过正常标准,从而使人精神振奋,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学习。午餐应适当多吃一些,而且质量要高。主食如米饭,馒头、玉米面发糕、豆包等,副食要增加些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如鱼类、肉类、蛋类、豆制品等,以及新鲜蔬菜,使体内血糖继续维持在高水平,以保证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晚餐要吃得少,以清淡、容易消化为原则,至少要在就寝两个小时进餐。 一般来讲饮食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饮食多样化,吃些粗杂粮 (2)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多吃些豆类和坚果类食物 (3)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限制含脂肪高的食物摄入 (5)每周最好能吃2~3次鱼或鸡肉 (6)每日最多食用一个鸡蛋 4 适当运动 4.1 合理安排运动量 运动量的安排是科学锻炼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大学生应以中等运动量(每分钟心率在130至160次之间)的有氧锻炼为宜,器械重量以中等负荷(最大肌力的50%至80%)为佳。时间安排可每周练3次(隔天1次),每次1至1个半小时。每次练8至10个动作,每个动作做3至4组。做法是快收缩、稍停顿、慢伸展。连续做一组动作时间为60秒左右,组间间歇20至60秒,每种动作间歇1至2分钟。一般情况下,每组应能连续完成8至15次,如果每组次数达不到8次,可适当减轻重量;以最后两次必须用全力才能完成的动作,对肌肉组织刺激较深,“超量恢复”明显,锻炼效果极佳。 4.2 注意安全 对于大学生而言,器械的重量,要求锻炼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而且要注意检查器材安装得是否牢固,以防不测。锻炼时要注意重量是否适度,切勿做力不能及的练习。使用杠铃等重器械时,要有人保护。最好是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锻炼,以便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保护。这样对于大学生体质增强和身体安全都是有力的。如此才可以避免目前频繁发生的校园运动事故,减轻大学生对于运动的恐惧感。 参考文献: [1]孙良.体育课由运动技术教学向增强体质教育转轨的思考 [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何维民.对以体质为主评定体育课成绩的理论探讨 [J].甘肃高师学报,1998年04期 [3]李伟,于素梅.体育素质教育进程中的悖论研究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廖向阳.浅谈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与增强体质 [J].成才之路,2007年02期 [5]阮光清.小学体育课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思考 [J].福建体育科技,2001年06期 [6]胡健,赵恒,吴健.“淡竞技重健身”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探索 [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02期 [7]王惠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致高校体育教师素质重构 [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8]高军.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及教师观念转变 [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37ab008de80d4d8d15a4f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