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资备考练习(论述题) 1.举例说明幼儿个性形成的标志。 2.举例说明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3.联系实际说明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 4.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分析如何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学习与发展。 5.结合学前儿童词汇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谈谈如何促进儿童词汇的发展? 6.请论述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的趋势。 7.为什么幼儿中期常常出现“告状”现象? 8.试论述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答案: 1.解析: 一般把3~6岁叫做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其标志为以下四个方面: (1)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幼儿末期,幼儿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渐增强,开始能按照一定目的、计划去活动,开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主观世界,心理活动开始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特点。 (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进行观察、学习、思考,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程度相对婴儿降低,而受自身控制水平逐渐增高。 (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在新生儿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幼儿气质的不同已经十分明显。在能力方面,幼儿的智力的差异及特殊能力也开始显露出来,特别是作为个性特征核心部分的性格开始形成。同时出现稳定的个人特点。 (4)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积极能动性对幼儿心理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在自我意识方而,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及相应的自信心已经表现出差异。而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生活,甚至对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 2.解析: 儿童的记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形象记忆继续发展,而且达到相当高度的水平,另一方面是记忆的意识性和理解性明显地提高,表现为有意记忆、意义记忆、语词记忆和记忆方法继续发展。具体如下: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继续发展。 (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幼儿识记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3.解析: 无意想象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象。幼儿的想像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总之,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4.解析: (1)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的效果,可以扩展到不必直接接受强化,只凭观察学习也可以学习某些行为或人格品质。这种不必亲身经历,只凭观察所见而产生学习的现象,被称为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模仿学习等。 (2)观察学习是幼儿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习得某种行为的学习获得。班杜拉认为,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者会抽象出榜样行为的共同要素,并把这种行为恰当地运用于其它情景,尽管并没有看到榜样在其它情景中是否受到奖励或惩罚。这种抽取特征并恰当运用的能力,使观察者行为不局限在特定的榜样刺激之内,这与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是相互抑制的。 (3)观察学习的中心是提供可供观察的榜样。教师通过自身行为及幼儿行为向全体幼儿提供行为范型,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学习与发展。因为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幼儿对其周围人物言行的有意无意模仿是其社会化中很重要的学习方式与过程。而且越是在个体发展早期,榜样的影响作用越大。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师应当非常重视自身对幼儿的榜样作用;第二,教师对待他人与幼儿的情感态度是其榜样作用的重要部分;第三,幼儿同伴间的影响日益增大。 5.解析: 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里的增加,词类范围的扩大,对词义理解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儿童最初掌握词时,往往对词的意义理解不确切,其有两个特点: (1)笼统。幼小儿童对词的理解是笼统的,常常是一个词代表多种事物。 (2)非常具体。幼小儿童对词的理解把词的含义理解的过宽或过窄。3~5岁儿童常常自己造词,出现“造词现象”。这是由于前两个原因所导致的,但是幼儿对具体名词的理解基本上难以达到确切的概念水平。针对儿童这种特点,应结合日常生活活动教孩子掌握词汇,这是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6.解析: 理解就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理解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前提下,用这些已有的知识去认识新的事物、发现新的联系。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主要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 (3)从对事物比较简单、表面的评价发展到复杂、深刻的评价; (4)从自我中心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94e97744b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