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孙权劝学》劝说艺术的个性解读 作者:罗文昌 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年第08期 摘 要:要分析孙权的劝说技巧,需要从孙权的话语出发,找寻其劝说的角度和内容,分析其意义和效果。孙权在文中两次开口,说了五句话。如果不加分解,整体推出,学生囫囵吞枣,不仔细推敲,很难细化其劝说内容和角度,更难归纳出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口语表达技巧。因此,必须将这五句话逐一列出,方便分析。 关键词:孙权劝学;劝说艺术;个性解读 要分析孙权的劝说技巧,需要从孙权的话语出发,找寻其劝说的角度和内容,分析其意义和效果。 孙权在文中两次开口,说了五句话。如果不加分解,整体推出,学生囫囵吞枣,不仔细推敲,很难细化其劝说内容和角度,更难归纳出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口语表达技巧。因此,必须将这五句话逐一列出,方便分析。 一、“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1.“卿”——通过称谓,拉近距离,以利于劝说。 “卿”字在页下注释中解释为“古代君对臣或者朋友之间的爱称”。如果片面的理解为“君对臣的爱称”,必然以为就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称谓,发现不了其在劝说中的作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说,这个词作为“君对臣的爱称”实在唐代之后,而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代,这种解说明显不符合历史事实。因而采用“古代朋友之间的爱称”这一解释。孙权与吕蒙原本是君臣关系,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这种像朋友一样的称呼是很少见的。但孙权偏偏就是这样称呼吕蒙的,其用意何在?这让笔者不禁想到了近段时间网络上流行的一个用于套近乎的甚至被泛滥化的一个对于别人称呼的“亲”。由此,孙权并不是一开始就以君主的身份在和吕蒙说话,而是屈尊降贵,以朋友的身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消除彼此身份的隔膜。 2.“今”——点出时间,提醒注意今昔之别,强调学习紧迫性。 为什么以前不提醒吕蒙呢?简单的讲,以前只需要你打天下,现在需要你治天下。作为寻阳令(文中有“及鲁肃过寻阳”句;《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孙权劝学”故事之前有“吕蒙领寻阳令”句,可为佐证)。也算得上是一方大员,军政大权在握,既要指挥作战,也要管理地方事务。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在武将行列,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学养。更何况此事发生在建安十五年,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之后,三国鼎立的雏形已经形成,孙权一方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大片领土需要人管理,而所任用的地方官员多为武将,对于治理地方事务并不熟悉。这是让吕蒙明白学习的紧迫性。 3.“当涂掌事”——从身份地位上强调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将“当涂掌事”换成“上阵杀敌”行不行?古语云,文以安邦,武可定国。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如果是“上阵杀敌”,你需要的是勤练武功,练就在“百万军中取敌人上将首级”的本领,如果是军事将领,你即使读书,也只需要读一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类的兵法书。但作为“当涂掌事”者,应当是文韬武略兼备,方可为国之栋梁。《论语?子张》中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为将为官之人,更有学习的必要性。有句更通俗的话“屁股决定脑袋,脑袋指挥屁股”(曾文祺语)。如果硬要把道理讲明白,不妨谈谈“乱世学武,治世习文”的道理。吕蒙不一定清楚这些理论,但他有一双眼睛在观察世界,他能看到自己和君主孙权身边那些受重用的高级官员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才能和素养(如周瑜和鲁肃),就会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二、“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 “孤”——自称,失望状态之下伤感之情的自然流露。 这是君王对自己的自称,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上位者对于前人的继承,但在此时此地,未尝不能作“孤独”解释。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国家处在需要人才和人才不断成长的时候,一个被孙权寄予了厚望的人却如此的不识时务,如此的不同情理,他怎能不失望呢?怎能不伤感呢? 2.“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情急状态之下君王威仪的自然流露。 常言道“菩萨都还有三分土性”。虽然前面孙权的劝说只有一句,但意思已经明白无疑,看到吕蒙“辞以军中多务”的表现,情急之下,孙权不自觉的从君王角度对其苛责与训斥。对于这一说法,可能许多人不敢苟同,我们不妨来作两种语气的比较。 (1)“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为现代文,“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注意这里用的是问号,与“岂”连用,表达是反问语气,而反问语气要从反向去理解语义,也就是可以变成否定陈述句“我又不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反问句比否定陈述句的语气明显重一些,所以在当时情形之下,孙权已经对吕蒙辞学的行为感到不满。 (2)“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注意人教版教材这里用的是惊叹号,说话时用的是降调,语气自然加重,这是对吕蒙辞学借口的严厉反驳、训斥和对其回答感到惊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这种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句话是孙权作为君王在情急状态之下君王威仪的自然流露。如果还不能说明问题,大家可以想想一个正常的对儿女寄予厚望的父母在受到儿女的抵触之后是什么反应和表现。恐怕也是有这种人心和人性的自然流露吧!当然在时间的作用和冷静思考的情况,有理性的人就会有另外的思考和说话方式。 总观其言语,无外乎是从孙权自身和劝说对象吕蒙两个角度来劝说。孙权自身角度体现在从称谓上降低自身身份拉近距离,从读书方法、目的和要求上降低要求消除对方心理障碍。从对象身份方面谈读书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读书的好处。 类似于《孙权劝学》的解读,虽然在别人眼中未免有些琐碎,或者说在断章取义,或者在具体的教学中是无法完全展开和落实的,但没有恢恢乎游走于骨缝之间的切割刀,就没有善于解牛的庖丁;没有对文本深入地理解,就没有游刃有余的解构,就没有回归本源的建构,就没有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eff32d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