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开展 道德,指的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维系的,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心理意识、原那么标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功能 〔1〕认识职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成效与能力,是人们认识和反映社会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 〔2〕调节职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成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作用的表现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根底的形成、稳固和开展。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开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开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开展的内在动力。 三、道德的历史开展 1、道德开展的五种历史类型 (1)原始社会的道德 (2)奴隶社会的道德 (3)封建社会的道德 (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5)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2.道德开展的规律 人类道德开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开展进程大体一致。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开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开展的。 3.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开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开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开展符合规律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开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开展而与时俱进。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那么,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逊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重要内容还有如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发奋图强等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1.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局部表现出积极丶革新丶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局部,那么表现出消积丶保守丶落后丶的一面。 2.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丶观点丶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丶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认丶全面抛弃。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虚无论,另一种是复古论。 第三节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开展。 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 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那么,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要正确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标准,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效应,防止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开展。 二、 为人民效劳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1.为什么为人民效劳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1. 为人民效劳是社会主义经济根底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效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开展的要求 3.为人民效劳表达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那么 1.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2.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层次 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到达的道德目标。 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到达的道德目标。 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这是对我国公民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第四节 恪守公民根本道德标准 一、我国公民根本道德标准 1.公民根本道德标准提出及其意义 ⑴ 表达了党对道德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⑵ 表达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3)表达了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2.公民根本道德标准的主要内容 ⑴ 爱国守法. 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 ⑵ 明礼诚信. 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老实守信、诚恳待人; ⑶ 团结友善. 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 ⑷ 勤俭自强. 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 ⑸ 敬业奉献. 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效劳社会. 3.老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⑴ 老实守信就是真实无欺 ⑵ 老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⑶ 老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根本道德准那么 ⑷ 老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根本要求 ⑸ 老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根本道德原那么 4.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 诚信是树立理想信念的根底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开展的前提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那么和标准的表达表达。荣辱观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正确的荣辱观,可以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产生正确的价值鼓励,推进自身全面开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人们得到的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增强道德自律意识,坚决道德意志和信念,明荣知耻、扬荣弃耻、提高人格、敦化风气推动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和道德风气的形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15ba47f32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