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姓名 学校 教师姓名 学校名称 任教学科 教龄 七年级生物 8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重点内容为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至于教学内容 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胚轴、胚芽以及子叶将成为幼苗的哪个器官前边已讲过。 1、通过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教学目标 2、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学科核心素养分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析 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 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来描述,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 学生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本实验是本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前面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上侧重对照实验的训练。并且通过探究活动以及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学生能够描述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上课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已具有一定的自主科学探究的能力。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又有着形象思维较强而逻辑思维较差的特点,学习中容易主观臆断,严谨性不强。所以本节课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探究方案以及实施方案,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动手操作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75267a682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