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木叶选材的意义 任何一篇文章,其教学都会涉及文章及其作者。就《说“木叶”》来说,一是“木叶”这一经典意象,二是有关文学语言暗示性的随笔;就作者来说,就是其专业研究。 一是“木叶”这一经典意象的研究脉络,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与收获。 二是《说“木叶”》这篇文艺随笔的研究核心及其表达技巧,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与收获。 三是作者林庚先生所作的专业研究,及其引发的思考与收获。 可以由感性到理性来达成目标,就感性来说。就是要通过古诗例句把握“木叶”或“落木”的意象和“树”“绿叶”“落叶”一类的意象各有什么不同特点? 明确:“木叶”或“落木”的意象都是秋季;都有“秋风扫落叶”的意境;“木叶”和“落木”给人的感觉是干燥的,是疏朗的清秋的气息;有色彩上“干黄”的感觉。 “树”、“绿叶”、“落叶”一类的意象都是树叶茂密的感觉;都是潮湿的感觉,都是属于雨的、沉沉的阴天;色彩上是“湿绿”的特点。 “树叶”一般是不在古诗中出现的,“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而且十分一致,古诗中往往要表现“枝繁叶茂”的意境就用一“树”字直接表达了; “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木叶”与“落木”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形象,而“落木”是“疏朗的”“空旷的”,是“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 除了这一些,还要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最终把握“木”的特征。 集中来说,林先生认为,人们钟情于“(落)木(叶)”这一意象,而少用或不用“树(叶)”意象,关键在于一个“木”字。这个“木”字具有两个艺术特征,一是“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二是“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带来疏朗的清秋气息。 就理性来说,要明白,古代诗人钟情于“(落)木(叶)”这一意象,而少用或不用“树(叶)”意象,其背后涉及到语言的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而有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9758cef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