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说“木叶”》听课反思 作者:汤飞平 时间:2009-12-14 18:22:58 来源:feipingt 原创 人气: 92 “用教材教”的观念今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又滋生了一些新的问题。“用教材教”是不是就不需要“教教材”。“用教材教”,教材该怎么去用,该用来教些什么?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正确开发和有效生成。 前段时间几所学校组织一次语文新课改教学交流活动。各校都派出了一名教师上示范课展示学校新课改的理念,选文是高中语文必修5的《说“木叶”》。所有的课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安排了迁移拓展的环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比较有代表性的做法是: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解答两个问题:“树叶”、“木叶”和“落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引导出作者的观点:诗歌语言有暗示性。接着以各种形式围绕“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开展了迁移拓展。或回忆所学诗句,整理“月”“梅”“柳”等意象的暗示性内涵;或结合具体诗文,教学生如何从意象着手鉴赏诗歌思想情感;或是品读经典诗句鉴赏诗歌语言的“炼字”艺术。学生对课文的阅读不过三五分钟,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过三言两语。似乎老师们都担心被听者认为是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课文俨然成了一个引子,个别老师甚至几乎没让学生读课文。“用教材教”真的不需要“教教材”了吗?“用教材教”,教材该怎么去用,该用来教些什么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一对怎样的关系,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剑走偏锋呢?这需要我们科学理性地思考、剖析我们的教学行为。 李海林先生认为,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教教材”是指直接将“选文”当做教学内容,“用教材教”意思是,语文课要教的东西,不是选文本身,而是从选文中开发出来的知识(选文所包含的“关于诗文和读写诗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 笔者以为,首先,就一篇具体课文而言,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取决于课文的属性类型和特点。王荣生先生在其《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提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 选文四类型,“定篇”主要是“教教材”,后三种类型主要是“用教材教”。如:必修5《说“木叶” 》可定位为“用件”。“用件”不是去学文,而主要用选文里的核心东西或从事与该东西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换句话说,《说“木叶”》的“要点”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主要是用或从事与“诗歌语言暗示性”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而不是学文章本身。 其次,“用教材教”首先要“教教材”。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文本的丰富而深厚的资源尤其是文本作为教材的教学价值。教学内容的创生须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一定是基于对文本理解之后的锦上添花,切不可忽视文本,以 1 致舍本逐末。 就《说“木叶”》而言,文章要义是揭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征,阐明诗歌鉴赏中一字千里的现象。为了较好地理解林庚先生提出的“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道理并将之运用于诗歌鉴赏中我们首先要“教教材”即品味语词,消除随笔取材给学生带来的陌生感;理解本文主要的写作方式:“引用”和“阐发”,了解文化随笔的体例特征,涵咏字里行间的理趣。其次是对引用的古诗词中“木”“树”“叶”三个核心意象的推敲,明确“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透着黄色、触感干燥),及其原因(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最后,联系过去所学诗文中的典型意象,深入一层帮助学生认知为什么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对我们的诗歌鉴赏学习的启示。 最后,教材该怎么去用,该用来教些什么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开掘,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准确选择,是对课程目标、教材编者意图、文本自身特点与学生语文素养发展需要的深度理解与有机契合。也就是说,课文“可以用来教什么”并不等同于“应该用来教什么”。具体就《说“木叶”》而言,有人提出“必须着眼于文艺随笔的文体特点,既要让学生掌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知识,提高阅读中国古诗词的能力;更要指导他们学习欣赏文艺随笔的方法,培养文艺语体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对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兴趣,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但具体教学中尤其是课时教学中必然要有所取舍。编者选编《说“木叶》的目的在教科书和教师用书的单元说明中有鲜明的体现(单元说明略)教学的重点不应放在对文章的品味欣赏上,而应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观点并能运用它。即“要让学生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知识,并运用它提高阅读中国古诗词的能力。”前者是重点后者是难点,难点的突破依赖重点的把握和应用知识过程中方法的指导。新的知识教学主张把知识分成“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语文课固然必然地会学到一些“陈述性知识”,即“什么是文艺随笔““什么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之类,但这肯定不是语文课的知识主体,语文课的知识主体应该是“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即“如何读文艺随笔”“利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这一知识可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及如何解决”的知识。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关系的认识和处理尤其是“怎样用教材”“用教材来教什么”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正确开发和有效生成。从而直接决定我们的“语文活动”能否真正达成有效的“语文学习”。 因此,需要我们科学理性的思考和剖析。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6f7d137ee06eff9aef80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