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教学的育人价值 诗歌教学不仅具有知识和文化的获取价值,还可以训练人的悟性思维,培养独特的情趣,同时还具有浓郁的育人价值。通过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情趣培养和育人价值浸透,可以收到多重的教学效果。 标签:诗歌教学;情趣;育人价值 在高校中文教学中,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重要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一般由两块构成:文学史和作品。改革开放初期,这门课程比较注重“史”的研究,强调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对文学性质的判定。80年代以后,教学重心向作家作品转移,对审美能力的培养逐渐被提升到突出位置,既照顾到低年级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又适应了时代要求。然而,近年来,随着各种外来理论包括社会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等多种学说的涌入,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又出现了“科学主义”的趋向,在文学作品分析过程中追求可操作性,追求类似于自然科学式的本质规律的分析,这固然会有些新意甚至生机,却又暴露出明显的弊病:扼杀审美灵性,远离文学的感悟和想象,忽略了文学教学中育人价值的挖掘与体现。 一、细读文本:悟性思维的训练 中国诗歌向来就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质,白话新诗也不例外。通过诗歌教学,培养训练学生的悟性思维,实在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因为悟性思维排斥认知过程中具有的“演绎”“归纳”“推理”“论证”等思维方式,而追求从主体出发去体验事物,讲求“直觉”、“顿悟”、内心体验等极具个性化的认知方式。 诗歌文本的细读,体现为解读者对文本特殊韵味、独特风格的精细辨识力和判断力。具体而言,可以从它的外形式和内形式两个层面入手。诗歌的外形式,是指它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可直接感悟的语言组合形式,这是一种能给读者某种特殊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的文本样式主要体现在句式和音韵上的特点。诗歌打破日常语言运用的散体文形式,视觉上分行排列,句式井然;听觉上抑扬顿挫,节奏分明。 二、意境分析:鉴赏趣味的养成 这一教学内容有双重含义:一为诗歌本身所体现的语境与意境分析,另一指读者经由诗中意境所获得的鉴赏趣味与审美境界的升华。这二者的关系,从本质上看就是“词语的组合构成诗篇,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境研究是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揭示意境的形成,既可以看到诗人的构思过程,又可窥见读者的鉴赏心理。在诗歌的艺术殿堂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有进入诗歌特定意境,方可称得上是“登堂入室”。因此诗歌的奥妙,从意境中可以获得许多。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区分意境的不同层次:诗人意境之形成、诗歌意境之表现、读者意境之感受。第一层次的赏析着眼于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互相交融;第二层次的赏析立足于诗人营造意境的艺 术手段;第三层次的赏析则是读者基于前两层次的超越和升华。在此过程中,一种高雅纯正的鉴赏趣味也在养成。当师生进入意境的第一层次时,有一种温馨亲切之感,过去的审美经验被唤起,仿佛回到熟悉的环境和氛围中,有故友重逢、旧地重游、旧梦重温的快慰。吟《再别康桥》,我们也会随诗人一起沉浸在夕阳西下的轻悄与伤感;诵《雨巷》,我们便怀着同样的戴望舒式的寂寥与惆帐……告别“康桥”、走出“雨巷”,我们自然而然会惊奇于诗人营造特定情境的手段:从意象语境的设置到象征隐喻的运用,无不给我们以艺术的启迪。最后,当师生在诗人的引领下穿过缪司女神的艺术殿堂,会油然生出一种人格走向完美的喜悦之感。好像超越了故我,变的更纯净、更智慧、更完美了。由诗歌艺术境界之美而熏陶了接受者精神境界之美,这种境界教育,对于师生纯正艺术趣味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三、情感體验:人格教育的渗透 诗缘情,诗主情。诗与情感,好比生命与血肉。但是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说,诗歌教学中的细读教育是对诗味的捕捉与体味,意境分析侧重诗意的把握,那么对诗情的感受这属诗歌教学中情感人格教育了。这一教育过程也应注意几个方面。其一,切忌给诗情贴上政治的、道德的标签,把文学欣赏变成道德说教或思想评判。诗歌中的情感教育是为了丰富我们的心灵世界。充分理解尊重诗人的情感,怀着一种开阔博大的包容胸襟,既能欣赏诸如郭沫若式的狂放不羁,也能认同徐志摩的缠绵绮丽。这样的情感教育,既是对精神世界的丰富和陶冶,也体现出现代教育关注人、理解人、尊重人的人性化教育理念。其二,摆脱对诗人风格的单纯艺术分析,秉持风格即人格的理念,将艺术风格的分析延伸到诗人的人格领域,实现对诗人创作的总体把握,进而将人格教育渗透到诗歌教学当中,是现代文学的诗歌教学成为人性化教育的潜在课堂,似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林庚.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韩石山.徐志摩诗歌全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bb6922950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