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神魔小说

时间:2023-03-03 00:09:2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道教与神魔小说



——以道教对《西游记》的影响为例试述

【摘要】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取材于宗教取经的故事,带有很浓厚的宗教意味。道教是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一,对于中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西游记》就是深受其影响的文学作品,包含着丰富的道教文化思想,可以称作是道教文学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 道教 神魔小说 西游记

“神魔小说就是宋元以来道教世俗化进程中的一个产物。通过神与魔的交锋与活动,小说家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①《西游记》就是神魔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一、神仙体系

仙这个词,可以说是道教专有。仙是肉身成圣,功德圆满之人。所有的物体皆可成仙。

成仙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被动成仙,比如受仙人点化,或服食道家仙丹灵药,都可以使物体成仙,即使不能成仙也能修成人形,再主动修仙。如《西游记》中吃蟠桃可以长生不老或得道成仙。第二种是主动修仙,西游记中曾言“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 小说中的天庭就是以玉皇大帝为首的一众仙班所居住的地方。正宗的道教神仙谱中,三清的地位高于六御,玉皇大帝是六御之一。但是这个说法遭到了人间帝王和儒家们的反对,他们不允许在神话世界中有比皇帝更高的人,于是玉帝的地位被拔高了,成为名符其实的三界皇帝。以在小说中,本来地位因该至高无上的太上老君等道教三清,却成为了玉皇大帝的臣子。 二、救世济民的主题 “救世济民、扶助万物的思想,是早期道教教义的重要内容,乃道教之本。《西游记》中,斗妖制魔,对害“生”力量的压制是贯穿这部小说的主线索。这也是社会因素所致,当时正是封建社会经过上千年的延续,最终走向衰落的特殊时代,社会矛盾更加突出,所以使得这一时期的小说皆有对现实的批判。所以,小说中通过神魔的较量,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给人们在黑暗的社会中带来了一丝光明和希望。这种写法,与道教对神仙救苦救难、扶民观念的宣传有密切关系。《西游记》中,神仙总是下凡收服那先在人间作恶的妖精或者是降雨解救处于旱灾饥荒中的人类。

三、长生不老的修道主题

《西游记》中,长生不老、修炼成仙,始终是其重要思想之一。道教的“修道”活动,就是以老子之“道”为基础,以长生不死为目标,来进行身体和精神锻炼的宗教活动。孙悟空当年决心访师问道,就是要“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 ③在学艺之时,他术、流、动、静四门道法不学,唯一要学的就是长生不老。作品中所写到的太上老君的仙丹、王母园中的蟠桃、万寿山五庄观的人参果,都能使人霞举飞升,长生不老,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书中那些妖魔鬼怪企图吃唐曾肉,也是为了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四、道教炼丹术

道教养生术在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和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中显露无遗,这两回是对道教炼丹术的真实演绎。孙大圣前往的兜率宫,“是在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于是他一齐倒人嘴中,“如吃炒豆相似”,这样他也






就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可谓刀枪不入,五毒不侵。它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外丹,即孙悟空服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另一个是内丹,即孙行者在八卦炉内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熏蒸,使自己的五脏六腑获得了质的飞升。

五、道教典籍、法术、故事

首先,“《西游记》运用了不少道教丹道学的名词术语,如:灵根、大道、元神、婴儿、姹女、金公、木母、刀圭、黄婆、心猿、意马、外道、正法、参玄等。”④

在每一回的回末诗中,也包含不少道教内容。如“从正修持须谨慎,扫除受欲自归真”(23)“未炼婴儿邪火胜,心猿木母共扶持”(40)“心有凶狂丹不熟,神无定位道难成”(56)等。⑤

对于道教法术、法宝的描写,在《西游记》中更是触目即是。道教认为,“神仙”因为得“道”,自然具有超越凡人的本领。《西游记》中,孙悟空腾云驾雾,日行千里;72变,变化多端;东海龙王施行法术呼风唤雨;神仙念符咒就可以降服妖魔;悟空吹毫毛化人形。在玉华国,悟空三人收徒授艺,所传授的并不是佛教的禅寂,却是道教的脱胎换骨之法。 45回对道士祈雨仪式的描写,却相当完整和细致:“那道士愈加着忙,又添香、烧符、念咒、打下令牌。半空中,又有四海龙王,一齐拥至”。⑥

六、道教性质的人物形象

《西游记》一类的神魔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非完全来自作者的杜撰,很多都是来自于社会上拥有巨大影响的知名人物。小说中,孙悟空、猪八戒等就不是道教中固有的人物,而是来自于前代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又如小说中借用了道教仙真人物,例如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悟空、八戒的出身,已如前述出自道教,沙僧也不例外。据他自己介绍,他也是自小云游,得遇“真人”指教进行修炼。 小结

道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独特而又重要的教派,对中国社会的各个发给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中对文学上的影响最为全面和深入。

宗教作为一种成熟的意识形态,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观念、情绪和活动的相当严整的体系,是人类的一种伟大的创造。它可以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方式,具有极宽广的文化涵盖功能。道教作为一种成熟的宗教,包含着哲理思辨、人生理想、伦理观念、道德意识等内容,必然会给予中国的社会文化以巨大的影响,中国文学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样式,它自然要受到它的影响。我们看到了这种影响,就会加深对中国文学发展中一些现象的理解,就会摸到中国文学作品的一些思想之脉。

①苟波 道教与神魔小说——儒释道博士论文丛书【M】巴蜀书社 19999月第一版 1

②苟波 道教与神魔小说——儒释道博士论文丛书【M】巴蜀书社 19999月第一版 2 ③吴承恩 西游记【M 长江出版社 20065月第一版 5 ④曹炳建 仙界道门的荣幸与尴尬——《西游记》道教思想略论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28月第4

⑤吴承恩 西游记【M 长江出版社 20065月第一版 160页,第280页,第393 ⑥吴承恩 西游记【M 长江出版社 20065月第一版 315 廖向东. 士大夫文化精神的指归— 《西游记》“三教合一”新论 [A]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02年第2期第27卷总第11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015c3136edb6f1aff001f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