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幼科学衔接 助力成长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

时间:2022-05-29 20:58: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科学幼小衔接》

春季开学后,很多大班孩子的家长或许已经在考虑孩子升小学的事了。从幼儿园到 小学,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生节点。面对就要升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欣喜与 担忧的情绪交杂,欣喜在于孩子又长大了,担忧的是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的生活?幼小衔 接究竟“接”什么?该做哪些准备?国家对幼小衔接非常重视,无论是教育部出台的“双 减”政策还是“幼小衔接指导意见”都强调要科学衔接,而这离不开家园携手,教师有 责任指导家庭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渡过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 重大转折。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开展为主的教育方式,小学教育主要以正 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 幼小衔接不当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不利于其今后开展。因此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很重要 它直接关乎幼儿能否实现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关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开展。 但当前幼小衔接仍存在违背儿童身心开展规律,提前教育等现象,这与当前我们当前所 倡导的儿童开展为本,科学育人的价值导向不符。

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开展,2021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 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 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幼儿园与小学做好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

随后出台的“双减”政策,也明确提出了幼小衔接的相关要求。在后续的幼小衔接工作 中,园协同努力落实至关重要。 二、幼小衔接,“接”什么?

教育部去年公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 方面: 一是身心准备。如:向往入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

二是生活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平安防护能力等。 三是社会准备。会交往合作,老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

四是学习准备。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

幼小衔接,怎么准备?

(一)、身心准备一一了解小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身心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心理方面和身体动作开展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 包括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喜欢运动、动作协调等。教师、家长 需要帮助孩子:

1、建立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建议家长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比方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与幼 儿园有什么不同,自己儿时上学的趣事等;

也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请家 长注意莫用负面的话来吓唬孩子(如“你就淘吧,过些日子上学了让老师治你! ”之 类),让孩子对小学生活有压力感和抵触情绪。

2、提升情绪调控能力

建议家长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学会情绪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 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亲密友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也受到积极情绪的带动。此外,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表达和调控情绪的能力,可借助绘本故事、谈话等方式,引导孩子认 识和应对自己的感受。

3、积极运动,提升动作协调能力

建议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运动,可根据幼儿个体情况,适当增加运动 量和运动强度,提升动作协调能力,增强体质。

此外,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参与一些诸如画、剪、折、 撕、粘、拼等方面的活动,多动手勤思考。

(二)、生活准备一一锻炼自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养成良好 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及平安防护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劳 动。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

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建议家长配合幼儿园调整作息安排,提醒幼儿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同时以身作那么, 规律作息影响幼儿。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自觉洗手, 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读写画,连续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 分钟,注意用眼卫生等等。

2、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建议家长引导幼儿做好个人生活管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首先,可通过语言提示等方式,帮助幼儿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厕,根据天 气变化和活动需要增减衣物。其次,为孩子提供专用的个人物品存放设备或空间,引导 幼儿自己分类整理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

最后,引导幼儿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 戏中感知时间(例如“I分钟挑战”游戏10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等),学会按时作息, 做到守时不拖沓。

3、增强平安防护意识

建议家长加强幼儿平安教育,做好如校园、社区、交通平安等的规范讲解,增强幼儿 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可向家长推荐相关的教育资源,如绘本和视频等。

4、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建议家长鼓励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摆放碗筷、餐后整理餐桌、洗碗、 地、扔垃圾等,并指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方法。家长也需以身作那么,分工做好家务劳动。 时,注意引导幼儿尊重生活中身边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8836148de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