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闻华 教材简析: 当代作家张抗抗的散文《故乡在远方》被选入初一语文新教材中,这篇文章收入第二单元\'故乡情思\'的最后一课,属于精讲篇目. 这是一篇描绘\'故乡\'的写景散文.文中的\'故乡\'既是地域意义上的\'故乡\',又是精神意义上的\'故乡\'.从地域意义上看,作者选择了与自己人生有密切关系的几个\'故乡\',描绘了它们各自的美景. 在作者笔下,四个\'故乡\'都很美,都充满着诗情画意,四种故乡情,一样真挚,毫不矫情.然而,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那些神秘的森林居民给予我无比的亲切感,曾使我怀疑自己是否会留在这里\',\'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 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对自己的家乡缺乏了解,即使部分学生有远离家乡的感受,也很难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对故乡那份浓浓的眷恋之情.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导点拨,学生应该能品味出字里行间的故乡情思,能理解作者把为之奋斗奉献过的远方当作\'永远的精神家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并学会欣赏作者笔下语言的诗意美. 2,过程与方法: 以问题牵线,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导点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学习多角度写景方法,理解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味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热爱故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策略与教法: 在教学形式的组织上,运用\'话题——讨论\'的方法,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促进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的自主感受,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以及投射出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个性品质的同步发展.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其中,一旦思维激活,生生之间相互启发,应该有鲜活的感悟异彩纷呈. 教学媒体的应用设计: 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需要,有机结合教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注意知识整合与拓展,重视课内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声音,图像等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 教学过程(过程与意图): 教学步骤 媒体应用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 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思乡的古诗 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关于思乡的古诗 (1)引出课题:故乡在远方 (2)初步感知人对故乡的情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要求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作者张抗抗的相关资料. (1)学生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学生交流作者相关资料. 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媒体展示图片以及相关文字链接. 再读课文,找出作者笔下故乡的景物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感情倾向又是如何 (1)学生讨论交流. (2)诵读喜爱段落. (1)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体味作者语言诗意美. (2)品味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理解感悟,探究主旨 思考问题:以\'故乡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为讨论契机,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问题. (以课内课外文本为依据) 学生交流,补充,概括. 感悟,积累,探究. 吟唱歌曲,总结课文 媒体播放歌曲《橄榄树》. 小结:故乡不仅是祖辈生活过的地方,曾经留下奋斗足迹的地方,也都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1)激发爱自然,爱家乡情感. (2)引导认识作者真正故乡意义所在. 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媒体展示作业要求. (1)选择作者描写\'故乡\'的精彩语段朗读,用100字左右作评论. (2)模仿作者的写法,用200字左右写一段描写自己故乡的景色. 巩固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法. 教学反思: 1,运用话题——讨论的教学方法巧设\'问题\'很重要.问题设计既要结合知识的重难点,新颖有启发性,体现创新精神,又要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本课问题基本符合上述要求. 2,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本课以问题为主线,以阅读为思考,学生讨论为主要内容,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尽情发挥潜能,在相互讨论交流中,学习达到较好效果. 3,本设计旨在探究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效益.重点读析课文,以期对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之美作\'知新\'的学习,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浓浓乡情以及故乡作为精神家园对游子的深远影响.学习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多向交流的氛围,努力达成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c07588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