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学心得 科目:小学语文 内容提要:以《亡羊补牢》为例,用“一读二讲三说”的方法,谈寓言故事的教学方法。 寓言,就是假借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学生喜欢读,道理容易懂。但是怎样教,才能起到更好地效果呢? 我常常采取“一读二讲三说”的方法。下面我就以《亡羊补牢》为例谈谈寓言故事的教学。 一读,让学生反复读,先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比如,“窟窿”的“窿”要读轻声,街坊的“坊”也读轻声,“羊圈”的“圈”是个多音字,应读juàn,不读quān,等等。读通课文是基础,就像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课文要让孩子反复读,读不熟练不开讲。 字音读准确了,还要让孩子读出标点,读出重音,读出感情。比如,养羊人和街坊的对话,街坊“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街坊的话要读出真诚劝告的语气,养羊人的话要读出不以为然,满不在乎的语气。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故事的内容,人物的形象已经跃然脑中,胜过老师不胜其烦地分析讲解。 二讲,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讲故事不同于背课文,要把课文的语言改成自己的语言,还可以加上内容,看谁讲的更动听。 比如,有的孩子讲街坊劝养羊人的话,“赶快补上那个窟窿吧, 要不然,还得有小羊遭殃”养羊人说:“羊已经丢了,还修什么羊圈,我才懒得修呢?”虽然和课文有出入,但是符合孩子的语言特点,就值得鼓励。 讲的时候,有的孩子还加上了动作,夸张的表情,惹得全班哈哈大笑。 三说,说出你的心里话。寓言这一类的文章最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相挂钩,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学生非常感兴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这样一个养羊人,你想说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争先恐后,“你真傻,要是早听街坊的话,你的第二只羊就不会丢了” “你犯了错,后来又补上了羊圈,知错就改,没有再丢羊,你真棒!”...... 对养羊人,孩子们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我矛头一转,问孩子们: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生1:前几天,在上学的路上,我跟妈妈要的一元钱丢了,现在,我每次都把钱放到最里面的口袋里,再也没掉过。 生2:上次,我没写作业,老师批评了我,我知道错了,我一定改正,再也不这样了。 生3:星期天,我和弟弟争电视,把弟弟弄哭了,妈妈批评了我,让我让着弟弟,以后,我再也不和弟弟争电视了。 …… 整节课,从读到讲再到说,老师基本没有参与,都是孩子的活动, 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老师是园丁,看着一棵棵小花竞相开放,老师才是幸福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f894f7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