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扶贫政策的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时间:2022-12-13 11:28: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于教育扶贫政策的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作者:杨

来源:《社会与公益》 2020年第7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教育扶贫举措。截至目前,已出台的教育扶贫政策的精准资助范围和资助对象惠及高等教育阶段、学前教育阶段。发展教育,教师是关键力量。本文从教育扶贫政策出发,分析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治理的必要性,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关键词:贫困地区;教育扶贫;乡村教师;教育治理

教育扶贫是稳定脱贫成果的重要推手,而这当中的关键在于加强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如期实现教育现代化,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与经济政策,为实现贫困地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治理与建设乡村教师队伍的必要性

(一)乡村教师队伍治理的必要性

教育治理是整个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队伍治理则是教育治理的重要支撑[1]。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农村教育体制机制,就需推进乡村教师队伍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治理是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活动的主体,既是提高乡村人口素质的关键,也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力量。新时期,需要以乡村教师为核心,加强乡村教师队伍治理,帮助乡村教师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好重要角色。

(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要确保教育现代化如期实现,就要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关键位置,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队伍发展的重要性。从制度学角度看,乡村教师队伍治理体系现代化可以理解为价值观层面的“为乡村教育”、制度内核上的政府行为边界确认,实现路径上的多主体协同和实施保障上的乡村教师主体确权[2]。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是脱贫攻坚的必然要求,如此才能确保每个学生不会因贫困失学。目前,我国乡村教师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需要积极推动乡村教师治理体系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发展教育事业,振兴乡村教育,主力军就是乡村教师。因此,教育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就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二、现阶段教育扶贫政策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状况不容乐观。虽然国家出台相关的教育政策支持帮扶,但教育扶贫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问题。乡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较低,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完善等,都制约着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是实现教育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巨大阻力。下面就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展开详细分析。

(一)乡村教师社会地位较低




提到乡村教师,我们就会想到基层。而基层往往条件艰苦。乡村教师作为基层教育的知识传授者,也存在被误解,不被尊重。乡村教师很难获得地位认同。“读书没用,你不是还是在我们这穷乡僻壤的小地方工作么”“赚的还没有我们当地的农民多”……存在这样轻视的声音,导致乡村教师缺乏自信心与归属感。目前,大多数乡村教师依然得不到足够的尊重与社会认同。

(二)乡村教师职业发展单一

城乡教育差距的存在,使得城市教师和乡村教师也同样存在差距。例如,城市教师福利较好、薪资待遇较高,城市教师所拥有的学习交流机会、科学的管理及较好的教学资源等方面,乡村教师都不能享有。农村环境相对闭塞,受经济、交通等多因素的限制,乡村教师的发展前景受限。因此,乡村教师想自主发展,追求更高的平台是十分困难的。

(三)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城乡学校办学质量、资源配置及师资力量等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例如,乡村的教育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乡村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本身的环境、教室、办公室、宿舍设施设备、教师人数以及专业程度与城市相比相差甚远。一直以来主要是乡村优秀教师向城市流动,乡村学校中小学的师资数量短缺,有时一人要承担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工作压力大,薪资待遇和社会保障资助都较低。

(四)乡村教师专业化水平低

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较低,教师专业背景复杂,相当数量教师的专业背景与教育无关,因而专业规划、专业反思的发展水平较低。而且,大部分地区缺少对乡村教师的职业培训,无法满足乡村教师的专业提升需求,导致学历高、素质高的教师寥寥无几。

三、基于教育扶贫政策加强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前最薄弱的环节和短板依旧在贫困地区。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乡村教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帮助贫困地区学生健康成长和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实践者。实现教育脱贫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应被放在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集中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的环节,最关键的领域,扎实推进,努力打造专业化、高素质、甘奉献的教师队伍。

(一)提高乡村教师的薪资待遇与社会地位

为学莫重于尊师。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关乎乡村教育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首先应提升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有序增长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最大程度满足贫困地区乡村学校正常发展的需要。其次应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与生活补助水平,扩大保障范围,并保证工资福利待遇政策依法落实,切实加强医疗疾病救助工作成效,从而增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的吸引力,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社会声望与地位。

(二)丰富乡村教师职业发展渠道

不断拓宽乡村教师的就职渠道和补充渠道,首先要加强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实行轮岗交流。将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列入在编在职教师的招收范围,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乡村教师,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其次要认识到乡村教育岗位吸引力差的问题,优化教师流动环境;完善师范生培养结构,鼓励高校通过研究生支教团、开展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等方式,向乡村学校


分配优秀师范毕业生。公费培养的师范生毕业后直接补充到乡村学校工作,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变乡村教师未来发展规划的单一性与局限性。

(三)合理分配城乡教育资源

首先要在观念和政策上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强城乡人才资源交流。其次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增强贫困地区教育的吸引力,吸引高质量人才投身于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例如:加强乡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等硬件设施建设,开展“互联网+”教育,利用教育信息化加快课程改革,让乡村教师与学生享受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让师生在先进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同样享受平等、开放的教育平台,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

(四)提升乡村教师专业能力与素质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教师能力素质。首先要实施本土化培养,加大培养力度,增加培训机会,制订针对性培训计划,为乡村教师的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专业指导与帮助。其次要拓宽乡村教师获取教育信息与增强业务能力的渠道,增加其与城市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机会,以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此外,国家还要持续增加教师教育培训学习的财政投入,继续加大贫困地区的薄弱学科师资培训力度,从而不断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

四、总结

随着教育扶贫政策的深入实施,长期制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的瓶颈将得以突破,问题得到解决。城乡教育将逐渐均衡发展,教师整体综合能力有所提升,师资结构将得到改善,教育规模稳步扩大,城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乡村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将取得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建同,刘志鹏.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治理效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N].中国教师报,2019-11-2715.

[2]龙洋.乡村教师队伍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困境及路径[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6):181-186.

作者简介:杨 雪(199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3f08f2e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