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 今天,我回到教室,在微机桌上发现了一份礼物,是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括号,苹果切成的。 会收到这样的礼物,是因为今天上课的内容就是长方体的认识。我的处理很简单,第一,读图,看图说话,找一找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二,链接生活,说一说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第四,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这部分教材安排了两个课时。我今天上了第一课时。明天我打算完成书后的练习。 这两幅图包含的信息很丰富,姜子欣找到了桌上的纸盒,纸篓;周雅琼找到了盲道的盲砖;李瑞找到了远处的高楼…..我没有让孩子展开来说,我觉得这个主题图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从感性上让孩子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很容易。他们具备这样的知识储备。 接下来的到生活中找长方体和正方体,我觉得至少需要把刚才获得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象预存到头脑间,然后按图索骥,这个过程要复杂一些。学童说得很好。比如他们提到了书本,黑板,粉笔盒,这些教室里面的东西。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李昂说,书桌也是长方体。我停顿了一下,就看着学童。周雅琼看我在沉吟,马上就站起来反驳了他。机灵的姜子欣纠正他说,你可以说书桌的面是长方体。我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我觉得这几乎不成为一个问题,感性材料积累多了,困扰自然就会消失。我要把时间和重心放到后面的探究特征上。 按照我原来的预设,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那些约定俗成的东西,就没有必要探究啦,命名啦什么的。我就是直接介绍的。 前三板打过,终于,来到了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上。 我首先请学童观察主题图,看图上的小朋友都是怎样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 李瑞说,紫衣的小朋友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剪开了,穿黄衣服的小朋友在测量,又有学童补充说,粉连衣裙的小朋友在做正方体和长方体,左边的小朋友在填写表格,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探究活动开始了,我穿行在窄窄的过道里。学童的观察活动和探究活动是缺乏目的的,虽然有下面表格的梳理,但是他们依然很难按照表格的条理去有顺序的观察。我看到杨时霖和孟沅一起,把一只苹果切成了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两面是正方形,四面是长方形。我问他们,这个长方体有几组面相等呢?杨时霖说三组。尹浩成走过来说是两组。我请他们自己讨论,继续巡视。 大多数学童,在饶有兴致的利用橡皮泥和牙签做一个正方体的框架。因为材料的关系,几乎所有的人做的都是正方体。我指出这个问题后,李昂折断了四根牙签,开始着手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学童大多数在玩自己亲手制作的正方体或者长方体,或者在玩自己从家里面带来的学具。说实话,我是故意的,一方面,我感觉自己在对学童的探究的定位能力方面缺乏有效训练;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个玩的过程,也是孩子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一个陌生的东西,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长期以来,我有一种心理,就是把学习的内容,尤其是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喜欢让学童玩一玩,我觉得那些无机质似乎可以在学童的玩把中变得有灵性起来,和他们成为朋友。朋友之间了解起来沟通起来就很容易了吧。所以我也没有制止他们。 这个时候,我调整了一下小组合作的进度。所以大部分学童开始把注意力投入到书中的表格的梳理上了。 我继续在各组间巡视。 全班交流开始了。我们探究出了这些结论----- 长方体的形状有两种----六个面都是长方形;4个面是长方形,两个面是正方形。关于面,前一种,相对的三组面分别相等。后一种,4 个长方形的面相等,2个正方形的面也相等。关于棱,前一种三组棱对边分别相等。后一种,有四条棱对边相等,另外八条棱全部相等 学童在数的时候,有的是无序的,我表扬了陈雅冰之后,学童到 前面来点数这些结论的时候,就有序了。 我们梳理的也就是下面的表格---- 面 棱 顶点 个数 形状 大小 关系 条数 长度关系 个数 长方6 6个面都是长相对的三组面分别相等 体 方形 或 或 4 个长方形的面相等,2个正方形的12 1三组棱对边分别相等 2有四条棱对边相等,另外八条棱全部相等 8 4个面是长方面也相等 形 2个面是正方形 正方6 6个面都是正体 方形 都相等 12 全部相等 8 因为节奏缓慢,我们今天就做到这一步。我想,课堂是严谨的,课堂也应该是人性化的。像这样的操作活动,用自然科学老师今天的话说就是,他们可快乐了。我既不想也不能一声令下,戛然而止,中止操作活动。要想按时结束也很容易。究竟该用多少时间去操作,就像人们硬性规定达芬奇画一个鸡蛋应该用多少时间一样,我想这肯定是因人因时间因进度因对数学的理解因对教材的把握而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ca7164a14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