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入诗品诗味,浓妆淡浓总相宜

时间:2022-11-20 00:17: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画入诗品诗味,浓妆淡浓总相宜

作者:项佳佳

来源:《语文学刊》 2016年第6



项佳佳

(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广东 湛江 524048

[ ] 中国古典诗歌因其“以言造象,立象尽意”的表情达意方式,使得诗歌具有形象性、美观性、情感性。古诗词教学应立足这个特点,走一条既能遵循古诗词特点又能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教学之路。笔者以此为基础,展开“以画入诗品诗味,浓妆淡浓总相宜”的教学活动,将诗歌中学生感悟的意象、情感、心境,转化为可见可感的线条、形状、色彩,提高了学生诗歌感悟能力与鉴赏能力。

[关键词] 古典诗歌; 以画入诗;诗境;诗情;诗法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6-0040-01

[作者简介]项佳佳,女,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诗以画传,画以诗存。苏东坡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古典诗歌中不乏如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般诗画一体的作品。诗画相融,绘画中或白描、或素描、或刻画都能够直观展现诗歌的艺术特点,将文辞隽永、意象丰富,含义深刻的古诗词转化为可观可赏的场景,让学生能够以画人诗、融人诗境、体会诗情、明晓诗理。

一、以画呈现意境,品味诗趣

钱正权老师说:“引领学生进入诗词意境的基本路子,不是一味地去寻求诗的信息意义,而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词中的画面,也就是说在诗词的语言文字中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读者要读出诗情须进入诗的意境,须发挥想象。”学生鉴赏诗歌需要以想象联想人诗境为条件,此过程可分为“理解诗意——感悟意象——想象联想——绘画场景——呈现意境”。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生硬理解诗句意思,又避免学生只看到抽象的概念,公式化、概念化的鉴赏诗歌,同时在绘画过程中增加了探究的意趣。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意境,让学生进行多元思考,在绘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意境。

如《山居秋暝》,此诗充分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特点,描绘了初秋山雨、松月泉石、浣女渔舟等图景,通过空山、新雨、明月、松林、清泉、石头、竹林、浣女、莲叶、渔舟等意象,营造了清幽明净、宁静和谐、淳朴美好的意境。为了加深学生对意境的理解,增加诗歌学习的情趣,我设计了“我手画我心,我心系诗境”的小组活动,让学生体会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抓住这些意象的特点,并展开想象联想,用线条、图形、色彩绘画出来这首诗的画面,再由小组进行汇报,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会呈现什么样的意境,其他小组进行点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有针对性地练习了诗歌鉴赏中的意象意境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鉴赏思路与方法。学生要思考这一首诗“有哪些意象——什么样的意象(有什么特


点)——怎样的画面呈现怎样的意境”。学生经过小组探究,步步入诗,用线条、图形、颜色对诗歌画面进行勾勒、布局,将诗歌的意境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而不失美感。以画入诗境,学生画得兴趣盎然,学得妙趣横生,教师教得轻松灵活,何乐而不为呢?

二、以画体悟情感,品味诗情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鉴赏诗歌,要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达成共鸣,与诗人进行对话,与作品进行对话,通过由文字体会出的画面,品味出诗人以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很多学生看到诗歌鉴赏的情感题,就不知如何分析,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或者看到杜甫就谈爱国,看到边塞诗就谈边塞风光瑰丽,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的批判,对战士战死沙场之悲的哀叹等等。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在诗歌情感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披画入诗,抓住古诗中物与情感的关系,理解诗意,展开联想,再现画面,从可观可赏的画面中体悟诗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如王昌龄《从军行其四》“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从“孤城“可以看出戍边将士的孤独,而“玉门关”外,则是敌军突厥的势力范围,关内则是家的方向。“遥”体现了戍边将士离家之远。这个句子表达了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因此我分“孤城”、“玉门关”两个方面布置了读画结合的任务,让学生展开想象画出此句表达的情感。指导学生抓住“孤城、玉门关”两个地点,“遥”这个限定词,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画面中体会情感,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反射到绘画中,这样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再现画面的思考习惯。“孤城”组的学生绘画情景为“一个孤单的将军,手握战矛,站在城墙上,空留这位将军长长的影子斜照在城墙上。”解说词为:“独自一人站在孤城上,我们看到了孤独寂寞,将军手里紧握着战矛,说明他心里虽有久戍不归的孤独,但他的时刻关注着时局,心系保家卫国,一刻不敢放松!”。“玉门关”组的画风为“远处的玉门关若隐若现,玉门关处夕阳西下,大雁南飞。”学生解说词为:“玉门关内是家的方向,士兵遥望玉门关,说明他离家之远,他们在思念久未见面的亲人。夕阳、大雁更添一份惆怅,一份落寞。”学生通过想象,再现画面,甚至触类旁通,对诗歌画面进行再创造,体会出诗歌的多重情感。画以体情,不言自明。

三、以画明晓技巧,品味诗法

“法”此处是指写作手法,艺术特色。高考诗歌鉴赏中诗歌艺术特色题一直是考察的重难点。因此对于诗歌艺术特色题的思维练习是训练重点。以画入诗明技巧,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运用了白描手法。我在上课时设计了三个绘画环节,一个对比环节,一个解说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侧重点,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环节一:结合诗句,请用最简单的笔触画出《归园田居》的生活图景,表现恬静、平和、质朴的田园风光。

环节二:发挥想象,运用颜色,渲染等方式结合诗句,画出《归园田居》的生活图景。学生想象什么样的农田,什么样的草屋,什么样的柳树、桃李,什么样的村落等。作品要求营造出宁静、淡远、和谐的意境。

环节三:对比绘画。哪种更符合诗句特色,表现令人神往的恬淡、质朴田同生活?这种手法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运用这种对比绘画的形式,学生更容易找出两者的差别,体会到白描的特点:简洁、质朴、不事雕琢,不加烘托。

环节四:1.展示名家白描绘画作品。2.解说白描定义。3.根据《归园田居》分析白描手法的效果。




环节五:布置白描绘画赋诗任务。学生自己作诗一首,要求运用白描手法,并为诗作绘图。诗画结合品诗法,以理论指导实践,层层推进,不断巩固提高,为学生理解、运用白描手法打下基础,拓宽思路。

以画人诗品诗味,浓妆淡浓总相宜。借助绘画,读懂诗歌的诗境、诗情、诗法。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展开想象,画出我们所不能见到的诗境,画出可观可赏的诗情,画出耐人寻味的诗法,读出诗歌的言外之意,境外之味,那么诗歌鉴赏对我们学生来说就充满诗情画意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d5f07e2fe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