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化抽象为具体的写作技法 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有的文章虽然也大体符合题目要求,却只能给个及格分甚至更低。这些作文往往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平铺直叙,犹如记流水帐。它们看起来写了一些内容,却是泛泛而谈,不实在,不具体,不形象,缺少说服力,更谈不上文采。如何改变这个局面呢?笔者认为,学会化抽象为具体的写作技法将会使学生的作文面貌为之一变。 什么是化抽象为具体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几句古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如果改为平铺直叙,就分别成为: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人物已经不见。 忧愁太多了,连绵不断。 国破家亡,令人惊心流泪。 显然,人们都喜欢古诗的表达方式,因为它们善于联想,借助外物,利用修辞,以鲜活的形象,作为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又让人得到了美的享受,真是言尽意永。这几句千古名句可谓化抽象为具体的典型代表。 在写作中怎样化抽象为具体呢?笔者经研究总结,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 借助相关事物,化无形为有形 例如,一个学生这样写风: 一出门,“呼”地一声,风夹着沙子劈头盖脑地冲我扫过来,麻辣辣的,睁不开眼,喘不过气来。我憋足了劲,低着头向前跑。 胡同里的风更邪乎了,像是关在笼子里的野兽,东一头西一头地狂吼乱撞,又抓起地上的沙子、树叶、纸片在这家墙上扔一把,在那家窗子上拽一把。 ……被风揉够了的烂草、败叶挂到干巴巴的树枝上和光秃秃的电线杆上。 ……公路西侧的顺风而下,汽车风驰电掣般从我眼前驶过,还来不及看清楚,就没影了。行人就像是脚不着地似的被风推着向前跑。公路东侧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行人像是背着千斤重的大石头,有的侧着身子有的弯着腰一步一步地向前挪着,有些小孩子看脸朝北面太顶风,就干脆转过身子脸朝南,来个倒行逆施,退着走,女孩子摘下头巾蒙住脸,可她们照样得吃沙子。骑车的就更累了,上了年纪的人干脆下了车,身子向前倾着。眯起眼睛推着车往前倾。有些小伙子好逞强,硬是不下来。身子向前倾着,伏在车把上,用力地蹬着,像扭秧歌一样,其实他们并不比步行快。 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作者通过对狂风扫荡下的沙子、树叶、纸片、车辆等物体与行人的表现,使我们仿佛“看到”了狂风的威力,似乎真的有一个风的巨人在破坏人间,这个“巨人”用手抓、拽、拖、拉,无所不为。 (二) 利用修辞手段,以事物事件代事理 应该说,优美的文章都离不开修辞,而在说理方面,比喻、比拟、借代等修辞手法更能显示其独特的作用,它以形象说理,能使道理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接受。毛泽东同志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堪称优秀代表。1949年美国打着幌子“救济”中国,利用所谓的“民主政治”企图软化中国人民,文章这样写道: “美国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要肚子痛的。” 作者用“洒”“弯腰”“上钩”和“肚子痛”等动词或形容词,以具体代抽象描绘出美国政府的别有用心,使人仿佛看见了美国佬得意而丑恶的嘴脸。 散文家赵丽宏这样写“沉默”的内涵: “ 一把价值连城的意大利小提琴,和一枝随手削出的芦笛,不去触动它们,便都是沉默。它们沉默的内涵当然不一样。即使永远不再有人触动它们,你依然随时可以想象它们发出的绝对不同的声响。芦笛的沉默绝不等于小提琴的沉默。” 作者用“小提琴”、“芦笛”比喻“沉默”的两种类型,并加以对比,在比喻和对比之下,沉默的内涵丰富了,深刻了,也具体可见可即了。 (三) 发散思维,深化文意 哲学家罗丹说: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很多情况下,人们总是习惯于凭感觉生活,对身边的人、事、物视而不见,漠不关心。一旦将这些事物写进文章,也是蜻蜓点水,浅尝辙止,很不耐读。如果我们努力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善于从一点向周围辐射,并深入挖掘,将会发现很多有意义的东西。丁玲在曼哈顿街头的夜色中看到了一个老人,坐在街角上,佝偻着腰,半闭着眼睛,于是便深有感触: “……他坐在这热闹的街头,虽在人流中间,但与什么都无关,与街头无关,与人无关。但他还活着,是一个活人,在这繁华的街头。他有家吗?有妻子吗?有儿女吗?他一定有过,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他就一个人,他总有一个家,一间房子。他坐在那间小小空空的房子里,也像夜晚坐在这繁华的街头一样,没有人理他。他独自一个人,半闭着眼睛佝偻着腰。就这样坐在街头吧,让他来点缀这繁华的街道。总会有一个人会想起他,并由他想到一切。让他独自在街头,在鲜艳的色彩中涂上灰色的一笔。在这里他比不上一盏街灯,比不上橱窗里的一个仿古花瓶,比不上挂在壁上的一幅乱涂的油画,比不上擦身而过的一身紫色的衣裙,比不上眼上的蓝圈,血似的红唇,更比不上牵在女士们手上的那条小狗,他什么都不能比,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a2292175b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