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学案

时间:2022-04-06 17:00:3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 科学案纸(20132014年度)

课题:《静夜》

1、知识与能力目标: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

学习 目标

重音,读出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1、有感情地朗读。

重点

2、在熟读美读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复述、扩写、

难点

改写等再加工创造。

1、听〈静夜〉诗歌朗诵,配上二胡曲〈月夜〉。 思考:这首诗哪部分是写实,哪部分是想象?写实与想象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节属想象,无论是写实还是想象,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2学生自己朗读第一节,描述一下作者所描绘的夜景景象。这是一个“平和洁净”的世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翠绿的松林,还有旁近的村庄。月色白而淡,是一种朦胧的美;松林绿而浓,有一种苍劲之美。夜空明净,月朗星稀,抬头还可依稀瞧见团团白云,更有几点星星点缀天幕,似从白云缝隙漏出„„环境非常“雅”,而这种“雅”的氛围,是一种俗心难成的无言的教化。

3、在这样的月夜,作者想到了什么呢?

第二节开头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象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的海雾,想像着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




重点 难点 处理 措施

第一步,朗读吟诵——感受诗歌节奏美。 第二步,朗读想象——感受诗歌图画美。 第三步,朗读咀嚼——感受诗歌语言美。 第四步,朗读背诵——感受诗歌意境美。

1、两首诗歌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可从内容、意境、语言、写法等方面谈,言之成理即可。

2、两首诗歌有何异同?

相同点:创作背景:都选自于《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课堂 达标 反馈

内容: 题材: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天上传说中的人和事。

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失望和痛,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内容 感情:都充满了恬静\美好,而又淡淡的忧伤。

不同点:《天上的街市》更积极、乐观一些。



本次我所教授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郭沫若的一首小诗——《静夜》。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由此可看

教学

出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对于诗歌尤为如此。而

反思 对于初一的学生,不仅仅是引导他们学习和掌握教材,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与指导。鉴于以上两点,

我设计了以朗读为主线的欣赏诗歌四步骤在教学过程中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2d764fd360cba1aa811da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