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备好朗读 于永正老师说:“朗读是钻研教材最重要的一环。老师的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甚至超过老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来说,朗读课文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基本功。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不读到“其意皆出我心,其言皆出我口”是不罢休的。怎样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 “正确”是指字音正确,这就要求在读课文之前查字典。对弄不准的字音一定要求证,弄准。对于学生而言,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只有通过日积月累,字词基本功才能夯实。“正确”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要求在朗读时,“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朱熹)做到这一点绝非容易,它一定是建立在反复多读的基础上。 课文朗读的第二个目标是“流利”。俗话说熟能生巧,熟读当然会流利,但读流利并不等于速度快。读课文时,哪怕是熟练了到会背的程度,读的时候还是要放慢速度,给自己、给听着以听觉回味和想象的空间。在读前一句的时候,眼睛可以看看下一句,为读下一句做好充分准备。读流利,也不代表是一种速度、一个节奏。读书时,注意停顿连接,或急或缓,快慢有致,节奏得当,紧紧地抓住人心把人带到意境和画面中。 课文朗读的最高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什么叫“有感情”?这种感情不是莫名而来,也不是故意制造出抑扬顿挫。真正的有感情是用恰当的语气,表达出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情感,文字里面所藏的画面。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呢? 首先是“确定基调”。课标指出:朗读时,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不同文体有不同的基调。如写景的美文,可以用轻柔舒缓的朗读主基调,引导读者进入景色画面中:儿童故事宜活泼,突出角色的分化;古诗文不宜快,凸显韵味;说明文重在读清楚,讲明白;诗歌要营造意境,注意停连,引领读者感受诗歌的画面和意蕴等。 其次是“明白告诉”。你想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听写哪些信息?告诉听者背后藏的画面是什么?文字里面蕴含的情感是什么?朗读时,你会强调哪些字眼、词句?其实,这些揣摩好了,就是极其利于我们教学的。想想我们所理解并强调的地方不正是我们想要学生体会到的地方吗? 最后“力求自然”。课标指出:朗读的最好境界是自然,摒弃矫揉造作。我们要做作者的知音,了解并忠实于作者的情感,并通过自己的朗读真实地表达出来,做到“发自内心,呈现于声”。 备好朗读是备课的第一环节。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熟了,文章的要领自然水落石出,教学的重点自然也就了然于胸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3e04bf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