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幼儿垒高游戏行为观察记录 垒高是孩子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垒高的过程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可以促进孩子视觉、触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孩子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其小肌肉也得到良好的锻炼,同时手、眼、脑得并用使之趋向协调。通过观察孩子垒高,我们对孩子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有了更多的思考,能够比较科学地解读孩子的游戏行为,反思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 托班孩子动作发展比较缓慢,动作协调性差,对于造型多变,操作复杂的垒高材料,孩子会感到很难把玩而难于勾起孩子的游戏欲望。我就为托班孩子准备了造型简单、可以直接堆放建构的木头积木、泡沫积木、大小不等的纸盒、罐头等。孩子刚开始玩的时候,完全是满足一种摆弄的需要,他们把积木、纸盒、罐头拿拿放放,从这里搬到那里,堆堆、排排、叠叠,没有任何目的。且这种水平层次的玩法要持续很长时间。 观察实录: 顾文迪把积木一块一块的垒高,搭得很高。而张禺頔搭得更高,最后这个“建筑物”都和他一样高了,他还嫌不高,就找来了一块积木,索性就站在那块积木上继续往上垒,垒着垒着,朱奕杰走过来就一下把他的“高楼房”给推翻了,张禺頔看见“楼房”倒了,听见“嘭”的一声,站在一片废墟旁的他们俩竟然很高兴!此时,顾文迪搭的楼房就是最高的了。张禺頔、朱奕杰他们俩又继续开始垒高。 评价: 托班幼儿在建构中的技巧多为垒高,或者说他们对垒高很感兴趣,象张禺頔、朱奕杰他们沉浸在垒高后又亲手“毁灭”的乐趣当中,也许他们知道只有推翻了,这个游戏才能重新开始。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去垒高的人少了。我在想;是什么原因让垒高区遭受到孩子们的冷落?我反思后觉得,孩子们之间的比较产生不了长久的兴趣,孩子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于是,我为幼儿用数码相机拍出半身的小照片,在墙面上布置了一幢小楼,每楼、每间都住着一个小朋友,作为孩子的垒高记录卡,这样,垒高区又出现了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身影、开心爽朗的笑声,每天都有新的垒高冠军产生;每天,也有孩子在向新的记录进行挑战。由此,我觉得,在投放材料时要根据孩子年龄、兴趣性强的特点,使他们在游戏中增强自信,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6da1297daef5ef7ba0d3c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