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说课稿

时间:2023-05-02 09:06: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角的度量》说课稿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2单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学生已经在二年级上册的时候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也已经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但是第一学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感知,而四年级的学生正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转折点,所以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抽象出来角的各个特征.同时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也学习了直线、射线、知道了角是有两条射线组成的.这节课是学生在此基础上认识量角器,进一步学习角的测量,会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同时这节课的学习是学生下节课学习画精确的角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角的分类以及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为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本节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直观演示,旧知过渡,设疑引入,感受新知。通过师生的画角操作,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初步认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

第三部分,教学角的度量.在学生认识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基础上,再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上,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为下几节课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打好基础。

(一)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通过自主学习,观察,相互介绍来认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计量单位。 2.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自主归纳出角的测量方法,并能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测量,

确读出角的度数。

3. 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测量,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有关,而与边长的长短

无关。

4、通过上面的一系列的操作和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在交流汇报时,学会倾听。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角的大小,会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自主归纳出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以及内外圈刻度线的认识. 量角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但对于量角器上面的内圈与外圈两个刻度线学生很难区分开来。读度数的时候不知道是看内圈还是外圈,因此我设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为较好的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必须认真作好课前准备工作,要求学生带好量角器、三角板等,教师准备好作业纸张(上面有两个不同的角,就是情境中的角1和角2

二、教法与学法:

量角器的认识、用量角器度量角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很抽象,掌握起来也很困难。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设计本

1




节课时,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自主探索法,同伴交流等方式来掌握测量角的技能。

3、动手操作法,通过画一画、比一比等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容易达到在学生头脑建立各种角的表象。从而加快学生对度量角的操作技能的形成目标。

三、教学过程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把学生发展放在首位,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展开讨论;三动手操作、巩固内化;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下面我把这节课的设计教学流程做如下说明: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

顶点 请学生来说说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 创设情境:

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并进一步推进说说哪个角大多少。一方面让

学生回顾第一段所学的知识——角的大小跟两边长短无关;另一方面由于角的度数对于多数学生还没接触到,还不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因此不能说出准确的度数来。此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到底是大多少呢?之后课件演示“那到底角2比角1要大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学了这部分内容之后我们就知道了,到底角2比角1大多少了.(板书:角的度量)

(二)探究新知,展开讨论 1。认识量角器

先让学生自学课本P37页,给予提示:量角的大小要用哪个工具?角的计量单位是什么?观察量角器,你知道了量角器哪些名称。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构建起知识框架。后让学生小组之间相互介绍量角器,再请学生汇报,与此同时,教师出示PPT演示,并加以辅助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知道量角器是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 2。观察量角器,找出常见角的大小

在第一段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了直角,因此先让学生观察90°的大小,并体会到与直角相联系,得出直角就是90°。之后再让学生相互之间找一找30°45°60°120°有多大. 3。学生自主探索角的测量方法.

先小组间进行讨论,如何测量角1与角2的度数,并动手尝试测量,教师巡视指导.后再组内交流,得出测量角的方法。最后小组代表汇报并进行演示.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小结测量方法,并板书.这一环节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量角器的测量方法,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同时通过小组派代表汇报,集体评价,学生能自主归纳出测量的过程与方法,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动手操作,巩固内化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本节课的练习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 1完成“做一做”第二题、第三题,动手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各个角的度数和三角板的度数。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不仅能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 2、小组活动,动手,动脑,用一副三角板制作各种各样的角。巩固本节课的内容,还可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小结,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bc9c3ecfb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