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

时间:2022-03-30 19:01:3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树立正确的课时观



我们教师上课,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前必须合理安排课时,精心备课,但检验备课的唯一标准还是课堂,课前无论如何精心设计教案,都不能说备课已经成功,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课前认为自己的课时安排得很合理,课备的很详细,很全面,条理又清晰,然而课堂却不一定和你想 象的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后不断反思。

《月光曲》这堂课讲完后发现了自己有几点不足之处,首先就从备课谈起吧。这篇课文在人教版十一册的第八组课文中,这单元重在让学生走进艺术的天地,感受艺术的魅力。《月光曲》这课,学生要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这课有两个突破点:一是从联想中感受月光曲的美妙体会贝多芬的高超技艺,二是体会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真挚的情感。这两点都是文章的重点,我在备课时却把他们备到一起,讲课前就认为内容挺多,由于时间不够,因此,课堂上只讲了第一点的内容。

教学中,不同形式的感情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这节课中,我的朗读指导还不到位,学生朗读面太窄、朗读指导太机械,朗读的时间不够,根本无法达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程度。

我以上所谈的两点不足,归根结底是自己没有合理安排好课时,把两课时的内容放在一个课时上。才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课 时观。才能把课上得更精彩。那么,如何合理安排课时,我认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课时学习目标,课时学习目标是学科学习目标、年级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的具体化、细致化,是一节课中师生教与学的行为指向。有了“课时学习标准”我们就可以根据标准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实施语言文字训练。同时,围绕标准进行反馈矫正,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经历的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训练的阶段性、连续性和整体性,整个训练过程犹如一个知识与能力的网络。要使语文训练扎实有效,使学生真正一课一得,语文能力得以提升,我们就必须精心钻研教材,精选切入点,树立正确的课时观,科学合理地安排课时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在课堂中有效性地落实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标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悟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本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朗读的目的要明确。

一篇课文,不是读十遍二十遍就叫做重视朗读。学生每一次朗读,都要有目的,老师都要提出要求,在初读阶段,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通、读顺,扫除阅读的障碍。在精读品析阶段,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读某一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有所感悟。

二、朗读训练要体现层次性。

在阅读教学中提出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不是同步进行的整体目标,而应该是分层次实现的训练目标。朗读最基本要求首先是正确即做到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把文本读得正确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流利。只有当学生读一篇文章做到了正确流利在深入研读文本,对文本的情感内容有所理解和感悟后,才能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这三个层次的要求是螺旋上升的,每个层次都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各个突破,才能达到预期的朗读效果。

三、朗读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比较重视朗读,但朗读要讲实效,不是搞形式主义,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而是真正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了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体读、作读,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是一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同学之间的合作。选择哪种合作形式要根据文本特点和所表达的情感需要。朗读形式中还有竞赛读,教师引读,配乐读,齐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fcbf5a0551810a6f424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