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九下(一)非课标篇目四十八、混沌之死 四十八、浑沌之死 【原文】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译文】 南海的大帝名叫倏,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名叫浑沌。倏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对待他们十分殷切。倏和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厚重的恩情,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看、听、吃及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死了。 【全文中心】寓意为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也从一个侧面警示世人: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事物的本性,结果与愿望往往相悖。 一、重点字词 1.文言实词 (1)浑沌待之甚善 待:__对待__ .(2)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德:__恩,恩情__ .(3)人皆有七窍 皆:__都__ .(4)此独无有 独:__唯独__ .二、文言虚词 1.之南海之帝为倏__助词,的__ .浑沌待之甚善__代词,代指倏和忽__ .2.以视、听、食、息__介词,用来__ .三、句子翻译 1.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汜待之甚善。 __倏和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对待他们十分友好。 2.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__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用来看外界,听声音,吃食物,呼吸空气,唯独浑沌没有七窍,让我们试着给他凿开七窍。__ 3.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__他们每天(为浑沌)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也就死去了。__ 四、文意理解 1.“倏”和“忽”为“报浑沌之德”而给他凿七窍,结果“倏”和“忽”好心办了坏事,浑沌也因此丢了性命。这个寓言故事蕴涵了什么道理?(课后习题) __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浑沌之死》的寓意主要是无为而治,但脱离庄周哲学体系去理解,即纯粹当作寓言故事去解读,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首先我们不难想到一个哲学道理,即不按照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面对日益污染的自然环境,我们也不难想到顺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是生命的最高境界;面对日趋繁缛的物质化了的文化追求,我们也会深感崇尚自然之美的重要性,反对雕饰之美(人为的、损伤事物自然本性的)的必要性。__ 2.《浑沌之死》中“七窍”指什么?“倏”与“忽”为什么要给浑沌凿开“七窍”? 1 / 2 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九下(一)非课标篇目四十八、混沌之死 __指眼、耳、口、鼻七个孔。他们想报答浑沌对他们的友善(谋报浑沌之德)。__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09a7d60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