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

时间:2022-04-01 18:24:2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阐述解释偏差行为的理论及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启示(至少4个)

1)标签理论。其从社会结构中寻找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强调偏差行为的相对性。该理论认为,社会生活中并不存在本质的、绝对的偏差行为,偏差行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会上的某些成员用规范对某些其他社会成员加以制裁,人为地贴上标签的结果。这样的偏差行为其实是某些人对另一些人的主观认定,因而这样的偏差行为是相对的。

对于学校社会工作而言,老师、家长及学生群体自身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定义坏孩子、差学生、问题少年时要慎之又慎,甚至可以去掉这些只有消极作用的概念。在面对学校里所谓的“偏差行为者”时,要改变现有的看法和概念,全面客观地评价他们,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并给予积极的鼓励,使之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促进其身心发展的良性循环。

2)失范理论。迪尔凯姆用“失范”来表示社会规范的模糊、冲突、衰弱无力的一种状态,处于其中的人们感到社会、生活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也难以预期他人的行为,个人和社会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社会缺乏统一而明确的共享规则和目标。默顿认为,失范就是人们在运用制度化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时所出现的偏差行为。

对于学校社会工作而言,一方面要尽量使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彼此配合适应,另一方面,文化目标不能过于单一化绝对化,文化目标的设置应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正常生活为目的,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许多规范概念也要及时地更新,与时俱进。

3)差异交往理论。其从社会交往上寻找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认为偏差行为的产生是规范违反者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到的,这些规范的违反者与什么人交往、交往时间的长短、频率的高低、交往的深入与否等都与偏差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对于学校社会工作而言,要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外部环境,杜绝他们与行为不良者的关系,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优秀学生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正面地影响他们,转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使他们走上正常的身心健康发展道路。

4)亚文化理论。偏差行为所遵循的也是一种规范,只是这种规范是不同于主文化的亚文化。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于这种亚文化中,就会习得并自觉遵从这种亚文化。与这种亚文化的接触时间越长,次数越多,接触越深入就越容易习得并认同这种亚文化,尤其是这种群体中的新成员和下一代很容易受到这种亚文化的影响。

学校社会工作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校里面,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所生活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了解他们是否受到特殊的亚文化的影响,此外,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时,也需要与家庭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积极配合,相互协调,这样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9740103c1ec5da50e270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