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

时间:2023-02-21 23:04: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沪科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第二课的《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学生情况;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这5个方面把我的理解认识说明一下.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的.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它是在认识了轴对称性的础上进行的。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和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己动手探究发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发现法,体验几何发现的乐趣,在实际操作动手中感受几何应用美。

3.教学重难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可增强学生对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

重点为: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难点为:明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二、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其性质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具体生动,深入浅出的为学生讲解清楚。



1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 学法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合作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测量,猜想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总结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表达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轴对称图形,知道现实生活中由于有轴对称图形,使得世界非常美丽.那么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是什么?

2、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下面我们来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探究

如下图.木条LAB钉在一起,L垂直平分ABP1P2P3,…是L上的点,分别量一量点P1P2P3,…到AB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

1.用平面图将上述问题进行转化,先作出线段AB,过AB中点作AB的垂直平分线L,在L上取P1P2P3…,连结AP1AP2BP1BP2CP1CP2

2.作好图后,用直尺量出AP1AP2BP1BP2CP1CP2…讨论发现什么样的规律.

探究结果: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即AP1=BP1AP2=BP2,…

你会证明这个性质吗?

反过来,如果PA=PB,那么点P是否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后找学生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并总结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方

法: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上述探究问题的结果就给出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都在它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是与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讲解课本上的例1 3、练习巩固,体验收获

课堂练习:通过习题的解答,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位同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找到自信。且练习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习源于例题,以本为本。例题由老师书学,体现示范功能。练习由学生板演,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提供反馈校正的素材。拓广延伸通过讨论交流,实现生生师生互助,丰富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气氛。 4、课堂小结: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781b79f01f69e3142329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