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公式推导的教学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是获得推导公式的思路. 教学用具: 三角板 教学方法: 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归纳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1):一个堆放铅笔的V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1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1支,最上面一层放100支.这个V形架上共放着多少支铅笔? 问题就是(板书)“S=1+2+3+…+100=?” {n}:1,2,3,…,100,…前100项的和 教师讲授:先给出 1、数列前n项和的概念:Sn=a1+a2+a3+…an 教师提问:S100=? Sn+1=?(学生统一回答,对给出的概念进行理解) 回到问题 这是小学时就知道的一个故事,高斯的算法非常高明,回忆他是怎样算的.(由一名学生回答,再讨论其高明之处)高斯算法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发现这100个数可以分为50组,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一组,第二个数与倒数第二个数一组,第三个数与倒数第三个数一组,…,每组数的和均相等,都等于101,50个101就等于5050了.高斯算法将加法问题转化为乘法运算,迅速准确得到了结果. 问题变化:1+2+3+…+99=?(学生分组讨论计算的方法,展示学生成功的典型方法) 二.新课推进 ?提出问题(2):1+2+3+…+n=? 由学生分组探究,教师注意收集学生得出的不同的典型方法,由学生统一展示讲解。尽可能展示分类讨论(n分奇偶)、分组、倒序相加等思想方法。 结论式子:1+2+3+…+n=n(1n). 2的首项为 ,公差为 , ?提出问题(3):设等差数列 由学生探究,研究一般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和公式. 2、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 (并板书课题) 公式推导(板书):思路一:2, ……○ 1, ……○ ∵amanapaq(mnpq) ∴a1ana2an1ana1 1+○2:○ , 于是有:. 这方法我们形象地称为倒序相加法. 思路二:运用基本量思想,用通项公式将各项用 和 表示,得 =… 教师讲解两个公式的特点及联系. 三.公式的理解应用 例题1 一个堆放铅笔的梯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20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1支,最上面一层放100支.这个梯形架上共放着多少支铅笔? 先引导学生分析,再学生独立完成,点代表回答解题方法. 用梯形面积公式记忆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这里对图形进行了割、补两种处理,对应着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两个公式. 例题2 (课本的例1) 练习:教材练习1、3两题 三.小结 1.推导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思路; 2.公式的应用中的数学思想. 四.板书设计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1、 数列的前n项和 三、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例1********* 推导 公式一 梯形图1 例2********* 推导 公式二 梯形图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31c512bb9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