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2)——乘法分配律 前进实验小学 史爱东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页的例7。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主题图。 【复习导入】 1.复习巩固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分别用字母加以表示。 2.简便计算: 25×44 125×32×8 【新课讲授】 知识点 学习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教材第26页例7。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问题:参加这次植树活动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提问:每组有多少名同学? 小结: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6人。 提问:一共有多少组? 小结:25组。 提问: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呢?该如何列式? 学生自由交流探讨,分组汇报。 列式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情况: (1)(4+2)×25 (2)4×25+2×25 分别说说上面两道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小结:①(4+2)×25:先计算每组多少人,再算总人数。 ②4×25+2×25:先算挖坑种树和抬水浇树的各多少人,再算总人数。 提问:分别计算以上两种方法,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发现:(4+2)×25=4×25+2×25。 提问:你从这三组算式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结果不变。 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c或a×(b+c)=a×b+a×c 【课堂作业】 1.教材第26页的“做一做”。 2.填空:(32+35)×4=( )×4+( )×4 (62+12)×3=( )×( )+( )×( ) 3.把相等的算式用线连接起来: 32×48+32×52 20×17+20×15 20×(17+15) (5+8)×24 24×5+24×8 32×(48+52)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学习了乘法分配律,知道了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6a0b921e2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