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好厝边”计划探析

时间:2023-01-25 20:22: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好厝边”计划探析

作者:王

来源:《社会与公益》 2020年第5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的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但推动乡村治理的发展需要面对众多难题。针对此现象,本文在社区营造概念的基础上,从规划内容、进展方向和运行机制方面对“好厝边”计划进行了探究分析;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整理出社区营造的发展历程,并对“好厝边”计划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出其有别于传统社区营造之处,在于激发村民的意识觉醒,引导村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进而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区营造;“好厝边”计划;非营利组织;社会基金会

一、社区营造与“好厝边”计划

乡村治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农民的生活和命运。但是,很多地区的改造仅仅停留在社区规划阶段,关注的核心内容基本集中在社区物理环境的规划,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发展。随着居民对社区工作的参与度逐渐提高,实现居民社区归属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1]

社区营造是以社区现有资源为基础,与不同的社会力量进行合作,通过改善社区居住环境等措施,以此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品质的活动方式。但是在中国大陆这个大环境下,社区营造应如何处理自治精神不足、保护建筑遗产难度大等问题,这些实际情况和文化传统时刻都在影响着社区营造的进程。那么,中国大陆的社区营造应该如何进行?这是值得深入探索的内容。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国家在重视居民物质生活环境的同时,也逐渐开始关注乡村公共空间的营造。在福建云霄,圆土楼是当地村庄的核心,是一个承载着乡土文化的空间,当地人对于土楼的情感也很深厚。因此,陶淑楼的修缮问题成为实施“好厝边”计划的契机,因而从小有公益梦的林炉生开启了本土化的社区营造。项目名称中的“厝”在闽南语里的含义是家,“厝边”则是邻居的意思,寓意是希望在以传统村民为载体的乡土空间里,能够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友好关系。这不仅是对概念的创新应用,也是对当地资源的挖掘与再利用,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启示。

二、日本造町运动对社区营造的实践

社区营造是指导人们建设社区环境和凝聚社区共同意识的行动指南,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罗家德教授认为,社区营造是社区自组织、自治理、自发展,帮助解决社会福利,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提升社区的集体社会资本,达到社区治理的目的。早稻田大学佐藤滋教授的说法是,所谓的社区营造,就是以地域社会现有的资源为基础,进行多样性的合作,使身边的居住环境逐渐改善,进而提高社区的活力,为了实现提高生活品质所做的持续性活动。此外,社区营造是借由具体的行动来增进社区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社区感,这些具体的行动可以分为很多类别。社区营造专家宫崎清教授将社区营造分为了五大面向:人、文、地、产、景。“人”指的是社区居民共同需求的满足;“文”指的是社区共同历史文化和活动的延续;“地”指的是社区地理特色的维持和发扬;“产”指的是当地社区特色产业及产品的创造与销售;“景”指的是社区独特景观的创造和可持续发展。


日本的造町运动是社区营造的典型实践,其通过寻找解决人员流失、产业衰败、经济停滞等问题的措施,从村落物质环境的改善延伸到了生活中的各个细节,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推动了日本乡村的蓬勃发展。除此之外,我国台湾地区在日本的影响下,也陆续开展了许多社区营造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过去我国台湾地区的传统农村主要强化以血缘为主的社会关系,在居住空间上形成了以地方庙宇或宗族祠堂为中心的村庄聚落[2]。这些以生活和产业空间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关系,与福建地区的传统村落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因此,我国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方法和经验能够给“好厝边”计划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好厝边”计划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来修缮保护陶淑楼,既解决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问题,也保护了村庄的建筑遗产;接着是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参与清理河道,保护龙兴溪水源地,而且还拓宽了内龙村的错车道,降低了村民出行的安全隐患;“好厝边”计划通过专业的项目团队,为乡村基层妇女组织提供资金、培训等支持,引导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治理、促进社区和谐,也让她们在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同时实现自我学习和成长。

社区营造模式介入下的“好厝边”计划有别于传统的公益路径,其通过将村民的日常生活习惯、本土文化等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是结合我国实际的成功范例。

三、研究发现

社区营造的宗旨是建立具有共同属性的社区,其中包括了两个层面,一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社会的与心理的联系关系,二是人们与生活环境之间形成的社会与心理的联系关系。因此,社区营造的重点是要在过程中累积社区成员对于公共生活领域的问题意识和参与经验,其实质就是在“营造人”[3]。那么应该如何营造呢?

(一)寻找支点:从环境的改造开始

在基础设施方面,“好厝边”计划与地方党委政府部门和漳州企业基金会等合作,进行了刀石山自然公园建设、修土楼、扩充道路;在农村教育方面,与林文镜慈善基金会、书院基金会合作,在陶淑书院进行了国学、自然科学教育以及早期教育的幼儿班;在产业结构方面,与云霄县政府部门、下河乡党委政府以及漳州云霄本地商会合作,开展了生态农业合作社的项目;在社区营造方面,与恒丰慈善基金会、阿里巴巴基金会等合作,进行了自组织培育和村民志愿服务活动。

(二)内力、外力、政府力三力合一

社区营造强调通过公众的参与来改变政府全面主导的传统模式,从而形成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社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公私协力的营造机制[4]。“好厝边”计划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其构建的生态系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存在状态,从村民到村民自治组织、从乡镇政府到省市级政府部门、从合作的基金会和社会组织到高校学者和新闻媒体,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实现了公众的参与。内龙村的村民通过各种活动参与到社区营造中,并作出了贡献。“好厝边”计划通过对村庄改造的过程,形成了乡村振兴的三力模式,即内力、外力、政府力。通过外力引发内力,激发人心之善。

(三)运用双向公益培育村民自治精神

社区营造的真正主人就是居民,如果没有他们的参与,社区营造只能成为一项依靠外力推动的活动,无法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村民的在地参与是社区营造的核心和基础。在政府职能和乡村发展目标之间存在巨大社会力量悬殊,非营利组织则具有动员社会资源、提供公益服务等方面的功能,所以,非营利组织的参与是社区营造顺利推进的重要依托[5]


四、研究结论

社区营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制定计划、筹备资金、调动民众等,在这其中,社区居民的自主参与就显得尤为关键。只有用民主方式的建设和发展,才能营造出一个满意的物理环境和文化环境。从我国现有社区

营造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社区营造的目标应该专注于社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我国为例,要更多的关注乡村建设中涉及诸多的“三农”问题,如土地、产业、社会保障等。因此,要改变对传统“社区规划”的认知,不仅仅是注重对物质空间的建设。

第二,社区营造的内容必须建立在反馈社区居民的需求上,要重视社区居民的自治,而不仅仅是把居民看作参与者,他们也是组织者和建设者。乡村自治能力的成熟和完善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平衡发展,因而要把社区居民视为社区营造的主体,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对社区这个集体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三,非营利组织也是社区营造中的重要一员,其在参与过程中,除了需要经历与社区和政府部门之间进行有效频繁的沟通外,还需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社区的建设过程当中来。并且,非营利组织要时刻倾听社区居民的声音,防止忽略了现存的实际问题。

第四,要重视乡村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让乡村的文化和风俗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使这些资源都能够成为推动社区发展的可持续力量。

参考文献

[1]赵蔚,赵民.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26):68-7180.

[2]丁康乐,黄丽玲,郑卫.台湾地区社区营造探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版),20136):716-725.

[3]莫筱筱,明亮.台湾社区营造的经验及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61):91-96.

[4]邹明妍,周铁军.“社区营造”模式下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策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812):149-150.

[5]许仲宇.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路径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3):168-171.

作者简介:王 珏(1996—),女,汉,河北石家庄人,研究方向:乡村社会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c9d13b63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