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与记承天寺夜游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苏轼与张怀民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解释加点词 潭中鱼可百许头 . 怀民亦未寝 . 2、 翻译句子 3、 甲乙两文都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4、 仿造例句,赏析乙文的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句中没有写“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赏析《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 早春美景 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进行评析。 示例:如“争”生动反映出西湖早春黄莺争鸣活跃的热闹景象,又写出春光给自然带来的活力。 如“几处”照应“早莺”,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特点和 作者的喜悦之情。 如“乱”“迷”客观真实地再现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春之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eb43e3bf2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