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①,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 (选自班固《汉书·艺文志》) 【注】①赋: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最早指出赋体文学和《诗经》间的源流关系。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除班固外,“汉赋四大家”的另外三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语段,概述《传》中所言“赋”的作用。 【答案】 1.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 2.司马相如、扬雄、张衡 3.①能赋诗者可以做士大夫;①春秋时代诸侯国外交场合的特殊语言;①春秋后成为贤士表达失意的文学样式。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这段话是说“古代诸侯卿大夫与邻国外交往来时,注重微言大义的外交辞令,在见面揖让时必定互诵诗赋来表达心志,既可看个人才学气度的高下,也可看国家的盛衰”,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诸侯卿大夫”“邻国”“微言”“志”等,然后依据句意、句式、语法等进行断句,如“交接”是动词,意思是“交往,结交”,主语是“诸侯卿大夫”,宾语是“邻国”,句子结构完整,“谕”是动词,“其志”是“谕”的宾语,可以断开一处;结构完整,且“盖”是句首发语词,应在“志”和“盖”之间断开;断开这两处之后,再看中间的内容,“以微言相感”承前省略主语,“以微言”是介宾短语,在句中做状语,修饰“相感”,且“当……之时”也是介宾短语,做状语,修饰后面的内容,故应在“相感”和“当”之间断开。考生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断句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除班固外,‘汉赋四大家’的另外三位”,然后借助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回顾。汉赋四大家主要包括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的作品,这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其典型的代表作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河东赋》、《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班兰台集》,张衡的《西京赋》、《东京赋》。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概括文段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语段,概述《传》中所言‘赋’的作用”,然后到文中圈出相关的文字,理解其意思,再概括“赋”的作用。如“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意思是“登高能赋的人可以列为士大夫”“这样的人善于感应外物,心灵敏锐,才智精深美妙,可以与之商讨国事,因此可以把他们列为士大夫”,这说明能赋诗者可以做士大夫;如“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意思是“古代诸侯卿大夫与邻国外交往来时,注重微言大义的外交辞令,在见面揖让时必定互诵诗赋来表达心志,既可看个人才学气度的高下,也可看国家的盛衰”,这说明春秋时代诸侯国外交场合的特殊语言;“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意思是“春秋之后,周朝的制度愈加崩坏,国与国不再遣使访问、赋诗言志,学诗的人沦落民间,有才德的人不得施展志向,只能吟诗作赋”,这说明春秋后成为贤士表达失意的文学样式。考生根据这些进行概括。 【点睛】 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①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①以、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1ff508188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