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与思想 ――《死亡诗社》中基丁老师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理论 与《地球上的星星》类似,《死亡诗社》也塑造了一个拥有创新精神和丰富 教学方法的基丁老师形象。通过基丁老师的教学,那所充斥着专制、教条的威尔 顿教会学校开始变得有了生气,而独立的思想也开始在学生的心中萌芽。 一、 基丁老师的教育目的与教育理念 综观全片,基丁老师的教育目的可以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来概 括,也就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反抗压抑和束缚,勇 于追求自己的人生。基丁老师将自己称为“舵手”,通过种种方式来实现这种教 育目的。基丁老师的教育理念的核心还是素质教育。 他处在一个专制教条的学校, 一方面他要小心翼翼的不触碰学校底线,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方式来使 得学生正确全面的发展。基丁老师为了达到这种教育目的,采取了很多种教学方 式,在第一节课,基丁老师就不按常规出牌,让学生们去“聆听死者的讲话” , 告诉学生们要把握好当下,把握自己的人生。在上诗歌课时,基丁老师甚至让学 生将那些陈腐的课本撕掉,更是让学生站到讲台上去换个角度观察。基丁老师这 一种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思想中的活力得到了迸发, 而基丁老师进 一步鼓励学生成立“死亡诗社”,更是使得学生不再甘于传统的束缚,纷纷用各 种方式去表达对自由思想的渴望。 基丁老师的教育目的和教会学校的教育目的是截然对立的, 基丁老师追求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个性,而教会学校只是一味追求升学率,追求学生的成绩, 从而使学生陷入到唯分唯上的境地。 学校为了达到这种教育目的,不惜采用体罚 等方式逼迫学生。可悲的是,很多学生已经屈服于学校的这种高压教育, 片尾中 去告密的卡梅伦就是很好的例子。基丁老师和学校的这两种教育目的构成了一对 矛盾体,其实这种矛盾具有普遍性,这两种教育目的的争论实质上就是素质教育 的教育目的和应试教育的教育目的的争论。 这两种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也一直存 在。应试教育能带来高入学率,因此被很多学校采纳推广,但是如果从长远的角 度来看,应试教育却并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不利于社会的运转。通过应试教育培 养出来的人大部分失去了自我的个性,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成为只会考 试的机器,相比之下,素质教育则更有针对性,反映了人的发展规律,遵循着人 的发展可能与限定。 如同基丁老师一样, 遵从了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鼓 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因而代表了教育的正确方向。 其实在《死亡诗社》所设定的历史中,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已经可以开始素 质教育的实验了, 但是学校依旧固守着陈规, 只考虑升学率, 对于学生的“思想” “个性”完全置之不理, 这中间的原因更多可能还是社会层面的因素, 比如尼尔 的家长,一心想让孩子读名校、成为医生,而不去理解孩子真正的兴趣,正是这 样过分注重分数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才可能造就一所又一所的教会学校。 因此对于 教育改革而言,对社会认知的引导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部分。 二、 关于影片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1、 影片最后阴郁的结局意味着什么? 不同于很多教育片,《死亡诗社》的结局非常令人心酸,学生自杀,学校让 基丁老师负责, 基丁老师被赶走。 这样的结局似乎宣告了基丁老师教育实验的失 败,意味着基丁老师的教育目的与教育理念的失败。 但其实不然, 基丁老师被赶 走是表明,推广素质教育的路是漫长的,教育改革的路是漫长的,社会、学校、 家庭三者中保守力量太过强大注定了新式的教育理念在实行过程中会遭受巨大 的阻力。同时影片的结局也带来了一点微茫的希望, 很多学生在基丁老师即将离 开时,勇敢的站上桌子向他告别, 这说明基丁老师向学生们教授的独立、 自由的 教育理念已经感染了一部分人, 说明青年学生的思想并没有被应试教育荼毒完全。 另一面,虽然有很多学生站上了桌子, 可是依旧有很多学生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这种阴郁的结局敲响了教育的警钟, 如果国家社会不重视素质教育的推广, 单靠 个别老师来实现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显然是不现实的, 一个老师所能影响的学生实 在太渺小,只有将这种观念放大到国家层面, 才可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全覆盖。 2、 如果尼尔不自杀,基丁老师会被解聘吗? 这个问题所涉及到的还是两种教育理念的冲突问题。在影片中校长已经找 过基丁老师一次, 并表示了相当的不满, 希望基丁老师能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来教 学,而基丁老师只是不置可否, 这就说明基丁老师和学校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深 了。基丁老师背上尼尔自杀的责任, 一方面是学校找的替死鬼, 另一方面也是学 校解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6a3f5f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