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劝学 师旷劝学是一个典故,由作者刘向在《说苑》中的问答而来,其意在告诉我们:学习与年纪无关,重要的是态度。 出处原文 编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 1.师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人,著名乐师,盲人。 2.于:向。 3.欲:想。 4.暮:晚,迟。 5.炳烛:点燃火把、火炬。先秦时期有无蜡烛,尚有争论,但本文中应理解为照明工具,当时称烛,即是火炬。 6.安:怎么。 7.戏:戏弄。 8.盲臣:师旷双目失明所以故称盲臣。 9.何不:为什么不。何,为什么。 10.炳烛之明:像点燃火烛的光亮。 11.昧行:在昏暗中行走;昧,昏暗。 12.哉:象声词。 13.好:善于。 14.善:好。 15.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 16.闻:听说。 翻译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吧!”师旷说:“为什么不在晚上点燃火烛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盲眼的臣子怎么敢戏弄他的君王啊!我听说:‘年少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正午时的阳光;年老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火烛时照明的光亮。’点燃火烛照明,和在黑暗中摸索哪个更好呢?”晋平公感叹:“说得好啊!” 启示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信心,有决心,并要对学习抱有热爱之心,就一定能成功。年纪的高低与成功是无关的。所以才有了这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句子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道理 学习与年纪无关,重要的是态度要肯学,勤学。 感想 活到老学到老。但是想到一种偏激的情形:人们没文化的时候,凭本能而活着,生活朴实。可一些人因为学了点知识,就穷究:我为什么活着?以至因思虑而茫然,因茫然而轻生,因轻生而害群。这岂不是不学更好吗!看来,学,也得学那精神向上的文化、知识。师旷告诉晋平公学无止境,人的一生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只会带来一些无知的麻烦。多珍惜时间,多珍爱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deafadb39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