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作文教学 作者:岳芬 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11年第12期 摘 要:在传统作文教学中,由于作文教学目的不科学和评价机制的不正确,导致学生被动写作,学生的写作缺乏真实感,独立作文能力差。针对这种现状,在语文新课改中,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引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作文教学,化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文教学;感知;理解;交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新课改要求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而作文教学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旧有评价体系并未及时完全改变,并且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写作缺乏真实感,独立作文能力差,削弱了学生作文的自主性。由于这种做法重文轻质甚至文质分离,导致“手之所写非心之所思”,千人一面,毫无个性。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在作文教学中引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从而融入原来的经验结构中;另一方面,新经验的习得又不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而是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所谓意义建构,即是指认识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居于主导地位,学习者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建构者。学习者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新知识,从而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而老师也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上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二、作文教学的内涵和现状分析 1.内涵 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运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思维方法,传达情感并反映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的过程;是学生对客观世界进行思辨分析、情感体验、审美选择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完善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文教学较之其他课程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对于学生的成长,对于社会的作用、意义更为重大。可以说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学生对生活的深度反思和再次创作。它是老师指导下的双重转化:一是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学生的头脑转化,二是主观的观念、情感向文字表达转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积累相应的感知经验,并促使学生将新旧感知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主动建构。其次是提供给学生认知加工策略,使学生将积累的观念、情感、经验向文字转化,帮助学生知识外化的主动建构。 2.现状与分析 (1)作文教学目的不科学 照理说,“言为心声”,作文应是我笔写我心,也就是说,写作文应该写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可是现在许多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进行作文教学是冲着考试而来的,冲着分数而来的。有些教师干脆根据考试作文的比分评定学生平时作文的成绩。这样久而久之,不少学生作文成了为教师而写,为应试而作,对作文写作毫无兴趣,照抄照套问题随之而来。这样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才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也忽视了写作学习的积累过程,更忽视了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完成意义建构。 (2)学生被动写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可是现在许多老师作文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由教师命题,学生作文,再由教师批改的模式。教师对作文题目、体裁、结构、字数拥有决定权,学生只能在教师设计好的框架中构思。这样既忽视了教师作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也完全忽略了学生对生活的主动感知和对信息的主动收集分析,还忽略了学生对新旧知识经验的主动联系思考和分析,更忽略了学生对作文知识的主动建构的理解。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作文教学 在今天的作文教学中,如何引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感知 感知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在解决“写什么”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事物,进行积累训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他们强调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借助于自身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学习和别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用自己的认知结构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新知识,从而不断地建构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2.理解 理解是学生对感知信息的处理,在帮助学生解决“怎样写”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事物,进行构思训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理解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可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写日记、随笔等方式让学生随时练笔,坚持练笔,也可通过口头作文、辩论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作文教学中,教学的中心聚焦在学习上,而不是在教师和学生特定的角色上。老师要公开地倾听学生的声音,与学生都投入到一种相互的、反思的、持续的对话活动中。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问答关系,更是一种平等关系的不断建构与延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美]莱斯利·P·斯特弗.教育中的建构主义: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M].高文,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刘侠.高中作文模块教学指导与训练[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f43ec9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