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我喜欢中华古籍,喜欢她的博大精深,在我的书架上,摆放着的大都是中华古籍书目。对于中华古籍的痴迷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大概是因为她的简练精致,大概是因为她的内涵博大,极富有启发性,也大概是我职业所属,因为我是中文科班出身,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母语教育。 与中华古籍交流最好是阅读她,品味她,揣摩她,让思绪飞越千年,让想象驰骋万里。中华古籍博大精深,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军事,医学等方面。无论阅读哪一方面都是有益于身心思想,开启智慧,激发灵感的。我是从事母语教学的一位高中教师,因为专业的因素自然阅读文学方面的内容比较多。对于古典文学的喜爱我甚至有一种痴迷的状态,为了更好地吸收好掌握好古典文学的知识素养,艺术技巧,我从最初的购买《诗经鉴赏辞典》,到《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再到购买《唐诗鉴赏辞典》,在痴迷的日子里,几乎是节衣缩食,但是在购买这些书籍上却是非常大方的。几年之间,我的书架上几乎把从《诗经鉴赏辞典》到《明清诗歌鉴赏辞典》这一整个诗歌鉴赏辞典体系的书籍都囊括在内了。除了诗歌鉴赏类的书籍外,我还喜欢《古文鉴赏辞典》,这一套上下两册也成了我案头经常翻阅的读物。由于经常地阅读,熟悉,以至于我在运用古文写作方面有了熟能生巧的能力。比如我曾经用文言写过的《作业赋》《古槐赋》以及很多古体诗近体诗都获得了人们的好评。之所以能率尔为之,我觉得还是得益于大量的阅读了文学古籍的原因。这是我在阅读文学古籍方面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国诗词的博大精神都蕴含在那些厚厚的古籍之中,掌握它,做到古为今用,最好的还是阅读它,鉴赏它,从古诗词里去吸收丰厚的艺术素养,以来滋养当代汉语文学的发展。我是一位语文老师,也是一位文学的业余爱好者,除了授课,喜欢在业余时间写写散文,杂文等。由于对于古典文学的喜爱,因此我在写作散文时常常都喜欢要向古诗词借境。比如,就拿我的一篇散文《游司马祠》来说,这篇散文被编为了陕西省XX年散文阅读题。在谈这篇文章的写作时,我曾经向同事们说过:这篇散文可以说是由四首古诗的意境构成的,或者说,这篇散文可以转化为四首古诗。因为这是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我具体地指出了哪些内容可以说是一首诗,哪些内容又可以是一首诗,大家听了后都很信服。举这个例子,我是想说,在这一篇成功的散文里面,我在写作时,潜意识里是把古诗词的造境艺术修养运用上了,只不过一般人是不了解的。我经常读现当代散文名家的作品,感觉在这些散文名篇里都蕴含着像古诗那样的优美的意境,这足以见得现当代这些散文名家在古诗词艺术修养方面是有很深的造诣的。因此,要把散文写好,首先要重视培养自己深厚的古典诗词素养。因为,散文就是“情文”,要有真情实感,同诗歌的“言志”“抒情”效果是一样的。同时,散文也是“美文”,美文的美就体现在“意境”“语言”上,而这又和古典诗词的血缘是多么的相近。因此,散文的“魂”还是要以诗为里,才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 当然,除了在散文里蕴含古诗的造境修养外,也还可以直接引用古诗词句,在这一方面,很多散文名家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常常在阅读这些名家散文时,一遇到他们引用的古典诗词,就感到非常醇厚隽永雅致,耐人品味。这足以见得现当代散文名家的情感是和古代文人们的情感是相接的,并且古代优秀的文人们的文化财富也就这样被他们一代代继承下来。因此,那些保存在古籍里的文字是不会死的,它们会永远活在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们的作品里,活在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里。 郭军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1171e6e86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