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 望天门山(全国一等奖)

时间:2022-12-29 16:14: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准备:自制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出示各种字体的“山”《望天门山》的草书作品,初步感知书法魅力。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引出课题,板书课堂,理解课题。师:咱们先来认一个字,有点难度,因为是甲骨文。知道什么是甲骨文吗?师:刻在龟甲上的。看清楚了,这是什么字?(教师板书甲骨文“天”,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师:再看这什么字?(教师板书:甲骨文“门”)对,你看左边一扇右边一扇。(指导学生观察。)师:再加一个字,(教师板书:山)读一读。师:咱们汉字是表意的,就这“天、门、山”三个字,你想一想应该是一座怎样的山?师:公元727年,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曾经游览天门山,写下了《望天门山》。(教师板书:望)师:什么叫“望”?怎样看才叫“望”?向远处看就是望。2.学生齐读课题《望天门山》。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

1.学生自读古诗。师:李白的《望天门山》描写了怎样的景物呢?拿出你们的课文纸,自由读几遍。注意字音读准确,节奏读清楚,读完了结合下面的注释和课文的插图想一想诗的意思。 2.汇报自读成果,教师相机指正。3.初步指导读诗。师:谁再来读读这首诗?我们要听听字音读准了没有,节奏读清楚了没有。

师:听出她的停顿了吗?你给了大家很好的提示这叫“二二二一”,老师还有给你提个建议,读得再慢一点,你跟着老师的手势来。(学生看老师的手势读古诗第一句。)师:我们一起看老师的手势读后三句,感受一下诗的节奏。注意不要跑到老师手势的前面。师:有味道吧。诗歌读起来就有歌的味道,唱歌时,我们有时要重唱,今天我们读诗就来叠读,怎么读呢?你们读一句,老师依你们的节奏读后三个字,把握好节奏,我们一起来。(师生合作读诗)师:咱们换一下,老师读一句,你们依着老师的节奏来,老师读一句,你们重复后面三个字。(师生合作读诗)4.初步了解诗的内容。师:这诗中有歌,诗中还有画呢。不信,我们静静地默读一边遍,这《望天门山》一句一景,是连环画。下面我们静静地默读一下,找一找每一句都有哪些景物,拿起笔圈画下来。(学生默读诗,边读遍圈。)(指名汇报)师:这叫读得细致,找得清楚。瞧,诗中就是写了这些景物,“天门、


青山”写的都是天门山,“楚江、碧水”写的都是楚江,前三句从不同视角反复写了天门山、楚江,最后一句写了远处的“孤帆、日”,现在我们都是李白,让我们一起乘着小船去“望天门山”。 三、描绘想象,感悟诗境

1.学习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 (学生齐读古诗第一句。)师:就是从中间断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断”的小篆写法。(教师板书“断”的小篆写法)师:中间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全都剪断了,右边是一把锋利的斧头,就这个“断”字,你知道天门山是怎么断的吗?师:用刀给劈开的。这就是诗人奇特的想象。那把利斧,那把刀是什么?师:楚江开,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开”(板书)一双大手把门栓给拉开,如果天门山就是一扇门,那么你觉得大手是谁的?师:楚江是大手,楚江是利斧。“断”“开”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闭上眼睛想一想。(老师读第一句诗,学生想象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师:这样汹涌的江水,这样的气势,谁来读。2.学习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师:“回”字非常有意思,它是象形字,在甲骨文里就是一个旋转的漩涡,它在字典里面有三种意思。(教师翻开字典。)谁给大家读一读?师:“回”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由。师:对,是流到这儿改变方向。你们知道天门山相聚有多远吗?老师告诉你们,据记载这两山相聚数公里,也就是江面宽十几里,这么宽的江面,这么汹涌浩荡的江水。这天门山硬生生地让它们掉了个头,你觉得天门山怎么样?师:那是浩荡的水,那是山和水在较量,要读好那个“回”字。是水和山在较量。一起读。(全班齐读本句。)师:同学们,山是险峻的山,水是浩荡的水,水冲山开,山阻水回,形成了这样的状景。再读。(学生齐读一二两句。)3.学习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师:真好。李白顺流而下,这船离青山近了,他又望见……师:这比喻多好,多么形象啊!山都立在这儿,为什么是“相对出”呢?你们坐过船、坐过车没有?你想想车在路上开,两边的树、两边的景怎么样?同学讨论讨论。师:车往前行,树往后去。这就是化静为动。我们一起来想象,这就是眼前的青山……(教师画图,帮助学生想象。)师:哦!很高很高把后面的山都挡到了。船行到这儿眼前一亮,啊!这两边的山景又扑入眼中,这就是“相对出”。一个“相对出”化静为动。李白就是远客,远客和青山四目相对。你觉得李白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 高兴、激动。4.学习第四句“孤帆一片日边来”。师:李白的小船在青山间穿行,他抬头向远处看,啊!眼前一片开阔,印人他眼帘的是……师:李白的心和山水融在了一起。你认为此时的李白心情怎样?师:让我们激动中带着欣喜再来读一读。(学生齐读后两句诗。) 四、吟诵古诗

1.同学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些甲骨文现在已经演变成了楷书,但是,这古字已经嵌入到古诗的灵魂当中,赋予古诗更多的灵性。在古代,古人可不像你们这样读诗、背诗,他们是吟诗,吟唱诗歌,也就是把诗歌唱出来。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古人,唱一唱诗。(教师配乐读古诗。)2.总结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46c225574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