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教育现象问题的分析与解读案例 一、案例呈现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叫陈锐的学生,智力不差,特别是数学成绩在班上中上水平,语文和英语稍差,时有不交作业的现象出现,五年级开始更是经常不交作业,每次都说忘记带。起初老师还是相信了,但接二连三地出现,老师察觉到他是不想做作业,但又怕老师批评,因此千方百计找借口隐瞒。于是老师联系他的家长,家长说他回家不是说应经完成就是说没作业做。据了解,他的爸爸是一名保安,工作的时间大多在晚上,很少时间管他的作业,妈妈是临时工,也有时间看他的作业,但妈妈管不了他。到五年级下学期,该生的成绩迅速下降,成绩几乎跌到全班最低。班主任老师决定,与家长签订“期末检测不达到班的平均分就转学”的协议,以达到“引起家长重视,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的目的。但事实是,刚开始的几天就很有效,日子长了,老毛病又犯了,有是甚至回到学校躲在偏僻的位置不回课室。到五年级下学期不但提高,成绩反而更差了。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身内在的因素:他思维较灵活,虽然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除数学外,基础较差,怕苦畏难,记忆力一般,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低下。 2、外部环境的因素:面对学业的持续不良,教师的批评和不恰当的处理,本以为要其转学给与他和家长压力就会转变;家长在处理上显得不够冷静,指责训斥,靠权威压服;或是不恰当的奖励。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造成他不健康的心理。 3、心理因素:由于经常不交作业和撒谎,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家长的训斥,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同时,教育者有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使他对同学、老师产生逆反心理,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三、教育策略 1、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 保护自尊心,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对此我满怀期待,倾注耐心,尊重他的人格,用平等关心的方式态度对待他,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他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恢复了自尊与自信,消除了自卑和抵触情绪,愿意接受帮助和教育。进而引导他对自我价值的分析,建议改进方法,让他自己去尝试和感受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变消极状态为主动状态。 2、创造契机,树立自信心 树立自信心,是信任和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关键。为了及时了解、掌握他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通过个别谈话、沟通家长、表扬鼓励、正面疏导、指明方向。发现他的闪光点,如语文成绩有进步,数学学习兴趣浓,一段时间没有出现作业不交的情况,就以此作为教育转化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我从肯定小成绩、小进步入手,让他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在他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一方面及时肯定,一方面又提出新的目标,循序渐进。由此他看到了希望,激发了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了不断进步的信心。 3、多方协调,讲究系统性 讲究系统性,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方面。根据他的问题成因分析,实现转化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认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正确对待、耐心等待,要有长期的、系统的计划和打算,不断地调整方法进行教育,与家长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对他进行思想教育;追踪考查,反复抓,抓反复;加强日常生活、学习的监督,促使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四、教育效果 通过近一年的具体工作,该生逐渐端正了态度,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已慢慢改变了厌学和害怕做作业的坏毛病,上课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学习目的明确,认真努力,成绩显著提高。 五、反思与讨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4fbf40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