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爬山虎的脚 教学设计

时间:2022-03-28 08:13:3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0 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 “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3.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 4.学写观察记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领悟作者细致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 难点 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爬山虎 (板书:爬山虎的脚) 2.作者简介。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1. 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工具书或请教同学把看读音读准确。

2.学生组内互助学习生字新词,小组内展示字音、字义、读句子、课文相关段落等。 3.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语。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重点指导生字读音 :柄 多音字:“曲”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qū”和“qǔ”,要注意区分不同读音对应的意思。

识字形: 联系语境通过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字义。 4.相机指导书写:(看、说、写、评、展五个步骤) 重点观察占位和重点笔画

左窄右宽:操、均、隙、柄、瞧(“瞧”字不能写成上下结构)

“隙”的第三画是短竖可以与第十画的竖钩对比记忆。






上窄下宽:茎、萎, 半包围结构: 全包围:固 嫩字要写紧凑

三、再读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生自由朗读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根据问题,在文中作出标记。师巡回指导。(主线问题)

2.师生交流,理出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了爬山虎生长的具体位置。 第二部分(2自然段),讲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3~5自然段)讲了爬山虎的脚及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3.用摘抄关键句和段意串联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小结概括主要内容方法: 五、作业布置(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复习主要内容

二、品读爬山虎的叶子

1.问题:爬山虎在叶子有什么特点?勾画相关的句段,谈谈你的看法 2.交流,并相机引导学生围绕描写爬山虎叶子的语句进行交流。

““嫩红”与“红”,“嫩绿”与“绿”有什么区别?重点关注“新鲜、叶尖、一顺儿朝下、均匀、没有重叠、不留一点儿空隙”等词句,体会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以及叶子浓密、均匀的特点,突出叶子给人的“舒服感”,从而感受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三、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1.爬山虎脚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往上爬的?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体会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本段中心句是?“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描写爬山虎脚的词句有哪些?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嫩红”,引导学生发现,根据课文的描写,可以如此逼真地画出爬山虎的脚,说明作者的表达十分准确,而准确地表达正源于细致的观察






(2)品读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a.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完成填空。 伸)--( )-- ( )-- ( )-- ( ) b. 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 c.让学生以手代脚演示爬山虎怎样往上爬的过程。 d.指导朗读

小结:在阅读这些重点段落的过程中,我们除了了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还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生动性,感受到作者观察的认真细致。我们也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学习他认真细致的观察,生动形象的描写。 四、拓展延伸

1.阅读资料袋,了解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是观察日记的基础。观察记录简洁,可以通过图文结合、表格等形式,用一两句话,客观清晰地记录下观察对象的变化;

2.课后认真观察一种植物,用图文结合或表格的形式把观察记录记下来,再和同学分享交流。 五、作业:课后思考题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bf2d3ed0a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