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发现创新 1.教材练习引用了李陵《答苏武书》部分文字(全文见《古文观止》)。苏东坡早已指出,《答苏武书》“正齐、梁间小儿所拟作,决非西汉文”(《答刘沔都曹书》)。前人辨此信为伪作,主要有三点理由:文体不类,西汉无此种四六骈体;用语蹈袭,《报任安书》后出,而《答苏武书》类之;《汉书》不录,此书果为李陵所作,班固立传断无不引之理。试运用《苏武传》材料,佐证《答苏武书》为伪书。 《答苏武书》的思想核心是李陵为自己的变节行为辩护。第一,《苏武传》中,李陵劝降不成,乃生“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之感叹,言为心声,李陵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认识,不致出尔反尔,作此书为己辩护。第二,武帝时,兄弟自杀,妻子离散,苏武闻之,不为所动不改其节;昭帝时,苏武封官晋爵身居高位,更不可能为李陵挑拨君臣关系之言辞打动:李陵对苏武心志早有准确的价值判断。《答苏武书》指责汉廷薄待苏武之言,明显表现出作伪者对苏、李关系的陌生甚或为情造文故作扭曲。第三,李陵之送别诗“径万里兮”五句,“纯是武人质直粗笨口吻”(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而《答苏武书》文辞典雅语义深曲,可见诗、文非出一人之手。《答苏武书》既不能真切表现李陵心态,也不能翔实反映苏武际遇,证以本传,判为伪书,宜矣。 2.课外读完《汉书•李广苏建列传》,以“李陵的悲剧”为题,写一篇短论。(下列观点仅供参考) 一种看法,李陵悲剧值得同情。李陵走上不归之路,有多方面原因。李陵才堪大用,而武帝任人唯亲,不予信任。李陵以步卒五千对抗匈奴骑兵八万,矢尽道穷拼死力战,战至最后时刻,全军覆没力尽而降,对得起朝廷。投降之初,李陵的确是身在匈奴心在汉,欲有所作为,而武帝听信公孙敖谎言诛杀李陵全家„„凡此种种,说明李陵走上不归之路是被刻薄寡恩的汉武帝逼出来的。司马迁为李陵作无罪辩护,班孟坚对李陵寄一定同情。世易时移,融合胡、汉民族关系的王昭君受到空前赞美,那么,客观上促进民族和解、文化融合的李陵也不应背负千古骂名。作家张承志在散文《杭盖怀李陵》中如此评说李陵:“当他无家可归,祖国执行不义的时候,叛变也许是悲壮的正道。” 另一种看法,李陵行为不值得同情。比起其祖李广的不甘受辱愤然自裁,比起副将韩延年的力战不屈宁死不降,比起五千战士的殒命沙场癌骨荒野,李陵被俘,投降,娶匈奴公主为妻,终身不复归汉,应当受到谴责。千古艰难唯一死,作为汉朝蒙受国恩的将军,过不了生死这一关,也就背叛了平素尊奉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基本价值观念。李陵的悲剧是一种人格分裂的悲剧。“已缁之素不可复白”,王夫之《读通鉴论》对李陵的这一评价应为不易之论。“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既为降将,只能执行单于旨意,充当不光彩的劝降工具,甚至成为穷“追汉军”“转战九日”(《汉书•匈奴传上》)的凶狠敌将。李陵变节之后,也曾“忽忽如狂,自痛负汉”,但这种心态可以说明其人良知未泯,却不应成为同情其变节行为 的理由。狐死首丘,叶落归根,是汉民族的基本文化观念之一。在汉昭帝赦免李陵罪过之后,李陵依然不思归汉,这种汲汲于个人恩怨的行为更见出李陵人格的丧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5620a4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