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教师发展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通过规范校外培训市场,让学生有更多时间留在学校、投入校内学习只是路径,‘双减’取得实效,关键在教师。“双减”政策推行后,社会对校内教育质量的追求和要求甚至会更高,这需要教师下更大功夫、投入更多精力提升自己的专业。 “理解‘双减’,教师一定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看,从教育的本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甚至是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而不能只把它简单视为减少学生作业、延长服务时间,要改变观念积极作为。 面对“双减”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更需要关注教师不合理负担的减轻,在为学生减轻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进一步为教师减轻非教学类负担。 “双减”大势下,教师不仅要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沉下心、俯下身做好学生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需要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帮助。 除了盘活校内资源外,李新翠表示,还可以通过改革师资配置制度等举措确保“双减”工作取得实效。她建议,适时提高生均经费和公用经费标准,保障教师待遇,并且通过社会购买满足高质量课后服务需求,减轻教师负担。“新的改革要求给教师带来了新挑战,确实需要各级政府和学校千方百计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更优质的职业保障。” 不破不立。但相比于破,立的过程则相对漫长,需要不断探索。围绕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这两大目标,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进行相关探索。“‘双减’落地需要精准和个性化,这其中尤其需要关注好教师群体的状态和权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6065061de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