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尊重还是迁就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7 是尊重还是迁就 9月12日《北京青年报》载:由于学生提出反对意见,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落选鄂版语文教材。该教材副主编称,学生用的教材应由学生说了算。 乍听此消息,似乎觉得有理,“学生用的教材应由学生说了算”,这话将当下流行的“学生主体地位说”推向了极致。可细细品味似乎又觉得不妥,不禁要反问一句:这样做到底是对学生的尊重还是迁就? 新课程改革从酝酿到实施,无疑是一场由思想内容到外在形式的革命。《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方式的设计、乃至学习评价的参与,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无可非议的,是对人的发展的重新确认。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对“人”的最大尊重。 然而,《语文课程标准》中还写道:“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这些要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是不矛盾的,但是,没有文质兼美、充满人文关怀、展现汉语魅力的文章,何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谈什么“积累”、“语感”、“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当然,我绝不是说,只有《背影》才能代表祖国优美的语言,类似于这样的好文章确实还有很多。但是,说《背影》是一篇备受传诵和喜爱的美文决不会言过其实。多年来,朱自清的《背影》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可以说,透过“背影”,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父辈们的艰辛和深沉、含蓄的“中国式”的父爱,而那质朴的语言恰如陈年的家酿酒,愈品愈香,愈品愈醇。因此,《背影》无论在情感教育、人文内涵还是民族文化、汉语语言上都具有极大的欣赏价值和审美价值。可以说,它极大程度地展示了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而《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要求呢?“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必然要求语文教材要有文化含量。”“应该十分重视语文教材对学生的陶冶作用,注意教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篇材料都应该精心选材,注意正确的价值导向;展示丰富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像《背影》这样的文章只因学生的几句话就落选于教材,岂非咄咄怪事? 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当然不是坏事,这反映出我们时代在进步。以十三四岁未谙世事的少年的阅历,何以能体察到饱经风霜、已为人父的中年人对父辈的心境?以好奇、躁动的心态是难以感悟到语言的质朴之美的。但是,读不懂的文章是不是就不应该选?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如果都选一看即懂的,如何提高?说老实话,当年我读初中,也没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恐怕不只是我,许多人把它当课文读时,也不一定觉得它有什么特别。可是,时过经年,当我们也为人父母,再回头看自己的父亲,看那一代人的生活,看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带着这样的阅历和心态再读《背影》,你却不能不说这是一篇好文章。杨振宁教授在回忆早年读书生活时这样写道:“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父亲教我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宋词。诗句全不懂,但是小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背诵。……七十多年来,在人生旅程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和‘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意义,也才认识到‘真堪论死生’和‘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转引自刘纯文《关于“读图”和趣味性》《语文学习》2003.7-8)杨振宁教授长大后并未成为诗人,更未研究唐诗宋词,然而从他深情的回忆中,不难看出对那些曾经不懂的文化熏陶的感激。 因为有学生持不同意见,就贸然决定这样一篇文章落选,这就是对学生的尊重?新课程标准推行以来,有些自认为或被认为是掌握“新理念”的“骨干”、“能手”,在大大小小的课堂教学现场,也不时出现类似的现象。只要是学生说话,必定斩钉截铁地“尊重”,美而誉之曰:“好!”“不错。”请看,某省级评优课中关于狼的讨论,众说纷纭,一生提出:狼吃人或别的动物,也是迫于生存,没有办法的事,值得同情。师曰:“好,不错。”我不禁有些模糊,照此生推论,同情之倒不如成全之,投身喂狼如何?这怕是又一个东郭先生吧,学生有此论不足为怪,怪的是老师竟如此简单处理,赞美其曰“好”!某全国性观摩课“婉言拒绝”,情境是:一男子拿一件其夫人给买的新衣服要求营业员退货,营业员怎样婉言拒绝。众生讨论,一生曰:“营业员可以这样说:‘如果把你老婆换给别人,你愿意吗?’”师曰:“不错。”不错个什么?现实生活中你如此说说看?对方不打掉你门牙才怪!以上两例,绝非偶然。“做样子”的课如此,普通教师如此以“好、不错”总结学生发言的更不必说了。如此迁就,实在堪忧。学生敢于当众发表意见,教师当然要说“好”,要紧的是,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好”在哪里,如“你想问题的角度与众不同”,“你敢向权威挑战”等。暗示学生,你的结论未必好。我以为,这样的“好”才是真正的“好”。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味地批评固然不可,一味表扬也不足取,有学生反对即撤掉《背影》,不加辨析地“尊重”,无疑是一种无原则的迁就,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曲解。 该教材编委会选用教材向学生征求意见,这无疑是一种创举,是教育理念的转变,这当然“很好”。然而学生不喜欢《背影》的理由是:“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了铁路线”,“父亲形象不够潇洒”,认真思考这些理由,我们看到,现代的中学生多么地“懂事”和“早熟”,面对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孩子想到的竟然是“交通规则”,“懂事”得令人吃惊!过早的“懂事”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到底是民族之幸还是不幸?如果再发生一场“文化大革命”,不知又有多少父母被子女揭发、批斗!再看“潇洒”,“F4”无疑是当下最潇洒的了,编委先生们,如果你的孩子整天梦想成为F4,您还能如此潇洒地说孩子的事自己说了算吗? 以上感慨或许是吾等平庸之辈的杞人忧天,但是,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说得刻薄一些,语文教师就是依赖像朱自清这样的优秀作家而生存的,删掉《背影》,便觉得如抽筋骨。好在《语文课程标准》并未忽略教师,它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被重视,这当然是尊重,但这个尊重如果只演变为一句“好”,而缺少了必要的“引导”,这种“尊重”恐怕只好用“迁就”来解释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0ff5e6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