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 15’ 1.城市生态系统:指城市空间范围内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统一体,是人类在适应改造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 2.社会组织:指人们为了合理有效地实现特定目标,有计划地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社会组织的互动对社会结构有巨大的创造力和破坏力。 3.社会流动: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位置移动现象。 4.城市化:指城市从数量、规模、形态、内容和性质等方面发生急剧变化,导致人口集中、地域转化、产业转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的过程。 5.城市社会问题: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 二、填空 20’ 1.芝加哥学派强调城市是一个以人类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社会)的生态系统。 2.韦伯在《论城市》中提出建立(“理想型”)的完全城市模型。 3.19世纪末(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建立起第一个城市研究所。 4.相对于传统城市,新城市比较注重(城市社会关系)。 5.从城市社会学本身来说,有两大方法论传统(实证主义)、(反实证主义/人本主义)。 6.城市产生的两个经济原因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 7.社会学家费瑞认为城市的生态学要素有(情感)、(符号)、(象征)。 8.城市结构包括(地域结构)、(生态结构)、(社会结构)。 9.20世纪60年代,先进城市的标准经历了(“技术、工业和现代建筑”)——(“文化、绿野和传统建筑”)——(回到自然)。 10.(城市文化)是指由城市社会成员创造、为城市社会成员所共享的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总和。 三、选择 15’ 1.最早开始城市化的国家:英国 2.可持续发展出自:《我们共同的未来》 3.城市贫困是社会快速变迁的结果表现为功能失调属于:功能学派 4.库利的货运中转理论中影响货运中转的主要因素是:交通运输 5.在生态金字塔中经过一个营养基能量减少十分之一叫做:十分之一法则 6.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会关系、 1 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地域结构、城市文化 7.城市生态系统的要素:人口、组织、环境、技术 8.现代城市发展趋势:国际化、集群化、知识化、生态化、人本化 9.城市家庭结构按代际与亲属关系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它家庭 10.城市社会问题中固有的城市问题:城市住宅、城市交通、城市就业 四、简答 25’ 1.韦伯对中西方城市的比较 (1)司法与正式组织 东方:与农村无区别 西方:相对独立 (2)社会组织 东方:亲属 西方:个人 (3)行政方向 东方:中央集权 西方:权力较分散 (4)文化特征 东方:无 西方:资产阶级享有特权 2.比较同心圆和扇形理论的异同 (1)相同点:中心商业区CBD位于城市的中央,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市民生活和公共交通的集中点,是城市的中枢。过渡带、低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逐步向城市郊区发展。 (2)不同点: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化带过细、注释过细、过于规则,没有考虑城市交通的作用,而霍伊特的同心圆模型还考虑了生态因素,它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分割的作用。 3.如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1)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的一种发展。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发展战略,是人们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 (2)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肯定了人类与自然有共同利益,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与管理的协调与平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基本核心,也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关键所在。 4.人口老龄化对城市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影响:(1)劳动力资源相对减少,年龄结构出现老化趋势 (2)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增加,国民收入分配受到影响 (3)社会需求发生变化 对策:(1)增加经济的承受能力,制定适宜的人口政策 (2)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老有所养”问题 (3)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4)充分发挥老龄人口的“余热”,使“老有所为” 五、材料 25’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影响城市化的因素有: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现代城市是工业化的产物,二者是同步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变现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613d45e1eb91a37f1115c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