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5—13自然段,感悟卖火柴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2、通过研读,让学生了解作者采用现实与幻想对比的手法;倡导个性化阅读,构建多元化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课文,激起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学会关爱他人。 4、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倡导个性化阅读,构建多元化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 1、上一节,我们学习了课文1---4自然段,它主要讲了什么? 2、小女孩真可怜啊!新年的脚步近了,而小女孩的结局又如何呢? 二、找结局,确定研究主题。 1、让同学找出描写小女孩悲惨结局的句子。 2、小女孩在大年夜悲惨地死去了,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呢?而作者又想到了什么呢? 出示:她曾经看到过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3、齐读,读了这句,你有什么思考呢? 三、交流对“幸福”的看法。 归类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重点问题进行自主研读、 探究。 1、让同学逐一找出小女孩五次檫燃火柴后看到的幻景。(从 中体会小女孩看到的幻景是幸福的) 2、指导朗读,让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相关句子,并谈谈自己读后的体会。 四、交流不幸。 1、找出相关句子,有感情朗读,体会前三次火柴灭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 2、当小女孩幻想到奶奶时,她情不自禁地叫起来,此时小女孩是怎样叫呢?“奶奶!”小女孩( )地叫起来。多读,加强指导。 3、讨论第五次擦火柴,多元化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出示: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刚才有同学说,这是在写小女孩的幸福,现在你有新的体会吗? 五、升华情感。 出示:“她曾经看到过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此时,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句中的两个“幸福”指 什么? 2、从幻景与现实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什么? 六、拓展延伸,创新思维。 1、这个悲惨的小女孩飞走了,她飞到了我们身边,这时,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你将怎样帮助她? 2、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令人同情,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令人痛恨,故事虽告一段落,但它却引起更多人的思考,生在幸福之中的我们,应怎样珍惜今天拥有的幸福? 七、作业:(选其中两项完成) 1、读读最让你动情的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2、发挥你的想象,围绕“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写一段话。 3、关注世界,通过各种媒体收集资料,寻找21世纪“卖火柴小女孩”,走近那些生活在中东地区饱受战争折磨的贫困儿童,写写他们的故事。 板书设计: 生活贫苦: 又冷又饿 幻景幸福: 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飞走 现实悲惨: 寒冷 饥饿 孤独 痛苦 冻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6269112866fb84ae45c8d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