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教案 时 间 辅备人 课 题 11《答谢中书书》 月 日 执教人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2.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欣赏诗歌的意境,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3.发挥学生的语言创造力,表达心中之美。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1.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欣赏 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发挥学生的语言创造力,表达心中之美。 1.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欣赏 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自主、合作探讨 课时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一、导入 在温州瑞安有个地方称“陶山”,在山上的陶山寺里留有清人撰写的楹联:“六朝霸业成誓水,千古名山犹姓陶”——陶弘景 引出课题, 释题:本文是作者给谢中书复信中的一部分内容,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是写景的名篇。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夏阳(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故称“谢中书”。 二、作者介绍 三、朗读——感受文章的节奏音韵之美。 1.正音 教2.节奏:句式很整齐,大多是四字(言)一句,加上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读来学朗朗上口——骈体文 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程 /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生独立思考文章的结构特点。 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结构总分总的进行整体感知。 四、品析表达——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 1.带着美去寻找美。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山川之美”?请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谈谈你发现的“美”,并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美的。 例: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其五:俯仰结合之美。 (出示结构图) 2.思考:文章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1)找出关键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介绍谢灵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2)分析情感:“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开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是否矛盾?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矛盾?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介绍背景: 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答谢中书书》描绘的景色,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过去人们以为这是陶氏写茅山的景色。现经查考,谢灵运的游踪并未涉及茅山,而他在永嘉却写过《登永嘉绿蟑山》、《石室山》、 《过白岸亭》等多首诗篇。可见陶氏所云“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实指楠溪江。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本文作者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五、拓展提升——表达心中之美 1.诵读课文,读出心中之美。 提示背诵技巧:根据课文的结构和描写对象背诵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之美。 全班背诵课文,提升心中之美。 2. 拓展练习,表达心中之美。(作业) B. 六、布置作业。 七、教学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倾听着陶弘景为谢征描绘的江南美好山水风光,跟着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所难以感受的纯净和平和。让我们为这份无尽的美丽而陶醉、而感动吧。请记住: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 (二选一) A.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拓展成一段优美景物描写,注意展开联想和想象,100字左右。 例:雾气渐渐地消散,猿猴的长鸣、鸟雀欢愉的歌声回荡在山林间。傍晚的夕阳即将沉入水底,淡红的余辉映照在水面,鱼儿仿佛想饱览夕阳的风采,竞相越出水面,却不知夕阳的余辉给它们镀上了闪亮亮的光彩。 B.美与我们近在咫尺,我们要有双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选一景物,抓住景物特点写一段200字的小文,把它的美跃现纸上。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总引——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四 仰视——高峰如云 答 季 俯视——清流见底 谢 写 之 平视——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中 景 书 书 景 晓雾---猿鸣 晨昏之景 夕日----沉鳞 抒怀——欲界之仙都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98e82aba3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