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经的体会 《心经》全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它的名字便充分流露出了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它的中心思想在经名中就有体现。“摩诃”,大也;“般若”,大智慧也,“通达世间法出世间法,融通无碍,恰到好处,而又不执取诸法的大智慧。”说的是心的妙用;“波罗”,彼岸也,度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蜜”,到也,指到了果位,果位是究竟涅盘;“多”,上也,指到彼岸之上,才是究竟;“心”,自性,如来德性也;“经”,契也,契合各人的机,各事的理。这部心经,教你用智慧观照什么是心?什么是苦厄?又如何回归到清净寂灭无心之心的本位?所以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经过诵读《心经》及其解释,我知道了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之所以,会有种种烦恼缠身,是因为他或她在日常生活中,对财富、地位、情感、信仰、家庭、人际关系、事业等等的执着。“照见五蕴皆空„„无苦集灭道”,便是针对我们对“有”的错误认识及执着的劝解,揭示存在现象是无自性空,是假有的存在,目的就是要我们放弃错误的认识,同时也放弃对它的执着。 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有执着,比如女孩之所以会关心社会上各种流行的服装款式,是因为她执着于服饰。因此,她会时常想着自己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才漂亮;会去注意每个人穿的衣服是否合身;会想法赚钱搞到自己喜欢的衣服;当她还没有穿上衣服时,面对衣柜中琳琅满目的时装,会不停的逃选上好一阵。 执着家庭的人,他们终日都在为家庭操心。尤其作为一家之长,他要解决家庭的经济来源;要准备每天的生活用品;要关心每个儿女的成长过程:读书、就业、结婚、生儿育女;要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要调和家庭成员的意见分歧;要想法子如何改善生活的物质条件。 执着艺术的人,就会有艺术的妄想;执着于权力的人,会有权力的妄想;执着爱情的人,会有爱情的妄想;执着于文学的人,会有文学的妄想;执着于科学的人,会有科学的妄想;执着于宗教信仰的人,会有宗教信仰的妄想。所以农民有农民的妄想;工人有工人的妄想;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妄想;文学家有文学家的妄想;政客有政客的妄想;商人有商人的妄想;学生有学生的妄想。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妄想,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妄想的天地中。 有情是因为有执着、有牵挂;因为拥有,对拥有的一切都产生恐怖,害怕失去拥有的一切。比如一个人拥有了财富,他会害怕财富的失去,想法子如何保存它;拥有地位的人,害怕别人窥视他的权位;谈恋爱,害怕失恋;在大众场合说话,害怕说错了丢面子。总之,对拥有的执着牵挂,使得我们终日生活在恐怖之中。 因此,《心经》中告诉我们:“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肖美玲 201310102082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b67e30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