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讲义》 一、城乡二元视角下的城市社会思想 工业革命后,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形成了与农村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快速的城市化带来了剧烈的社会变迁,猛烈地冲击着当时的社会秩序,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价值系统紊乱、人际关系冷漠、心理秩序崩溃等一系列的社会解组现象,这些都引起了人们对城市社会问题的关注。由于作为工业化伴生物的城市社会及城市文化的发展,天然地潜藏着与农村和农业文明时代的道德、观念、文化的剧烈冲突。 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腾尼斯在《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中对以乡村社会为特征的“礼俗社会”和以现代城市社会为特征的“法理社会”做出了描述和比较。“礼俗社会”是基于自然意愿而成的社会结合,其社会生活特征是亲密无间的,村民们一般都与家族和部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和朋友关系等“自然的”社会关系支配一切,人们存在着“我们”和“我们的”意识。“法理社会”是指非传统的城市社会,这种社会是基于理性意愿而成的社会结合。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克姆在《劳动分工》中提出“机械结合”(一种以共同的信仰、风俗习惯和意识等相似性为基础的社会联系)和“有机结合”(一种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秩序)。劳动分工体系带来的社会后果:第一,劳动分工削弱了集体意识;第二,城市社会功能性互赖与整合。 齐美尔的城市社会思想:从人群聚居规模、社会分工和货币经济及理性这三个方面来解释与分析城市环境对城市人的精神生活影响。 二、城市的特征 1.集中性:相对于乡村而言,在人口、物质、功能上的聚集趋势和状态。 2.分割性:城市组织功能与城市居民社会角色的分化趋势和状态。 3.异质性:城市人口、生活方式、组织功能的多样化差异趋势和状态。因为城市相对乡来说其居民流动性较大,相互间交往具有陌生感强、时间短暂、无深入互动的特点,使得城市人口之间的异质性进一步加强。 4.法理性:城市主要以法律、法规等社会契约为交往和调控基础的趋势与特征。 三、城市化 1.概念:社会学角度:城市化是人的生活、行为和社会活动由农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强调社会生产方式的主体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化,强调社会生活方式由城市向农村社会的渗透。 城市化的过程不仅仅是指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经济比重的增加和城市地域的扩大,同时也是城市生活方式、经济活动方式甚至包括人口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2.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讨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主题,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经济体制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成分逐步从单一公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并存转变。在城市管理体制上,国家逐步放松了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开放给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金、资源和劳动力。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确立了以企业承包、放权让利等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经济改革路线,激发了城市经济的活力,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简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市场取代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城市经济增长能力进一步释放,同时,国家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由限制改为鼓励,允许农民进入城市就业。 3.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1)城市化水平虚高且同质性高(农民工对染在城市中从事着非农业劳动,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农民工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仍没有完成城市的“再社会化”) (2)城市化发展的地域结构不均衡 (3)城乡关系不平等 (4)城市化过程中社会矛盾突出(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交织作用下,一些大城市出现了“城中村”“类城市”等现象,城乡矛盾直接在城市中正面对峙,容易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四、城市人口流动与迁移 1.人口流动与迁移的社会影响 宏观层面: (1)人口在城市中的高度集中带来了城市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分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 (2)“精英分子”的流出使三四线城镇“空洞化”,因为人才和人力资源的流失使其失去了 发展的依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d191e9d102de2bd96058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