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学生作文 在小学语文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困难的莫过于是教学生作文,特别是教农村山区学生的作文,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我这样说并没有瞧不起山里孩子的意思,而是山区的孩子的确是见闻少,社会经历相对较差,加之相当一部分家长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影响和辅导自己的孩子写出相同年龄段的相当的作文内容。所以作起文来自然是“口水话、“套话”连篇,不能表达真情实感,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里文章,以及相当一部分语文书上的作文要求,均定位于城市范围较多,这就造成了大多数农村孩子作文的困难。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对每一堂作文课进行不同的设计,尽量让大多数学生有事可作。一位哲人曾经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打开语文封闭的门扉,让语文与生活接轨,让作文学习充满生活气息,这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理念。在这个理念下,我是这样教学生作文的。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能力提高的前提。我们教学生作文是为了达到将来即使没人教,他们自己也能写文章。既然是要写,首先得有兴趣,没兴趣,即使能写好,可他不写,又有何用。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开拓写作思路,让学生在多种题材的写作过程中锻炼,培养写作兴趣,发展写作能力。比如:我教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看图作文,教案教求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从中知道了什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困难,只能单纯的从图片中看到和想到:“九月十日是教师节”而已,而不能从较深的图画背后去想。于是,我把这篇作文特地放在了九月九日来布置,要求学生九月十一日早晨交作文,前提是:九月十日先送礼物,你想送教师什么礼物,而又不准花一分钱,又要有意义,这一下学生们像一锅烧开的水,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让学生首先有兴趣的去做完这件事,从中体会到真情实感。结果效果非常好。九月十日这天学生有送野花的;有送自己做的手工的;有送梨子的;有送蜜桔柑的,对每位学生所送的礼物,我都表示出或高兴,或欣慰,或感谢的表情,然后要求学生送的什么就写什么;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去体会,去创造。当然,所有能吃的东西,我和学生们一起瓜分了。 二、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如其分地提出要求,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作文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不可能一步完成,更不可能一步登天,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学生的作文,关键是要培养其写作兴趣就算是成功一半,如果能循此而发展其创造力思维,是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在作文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阶段训练,恰如其分地提要求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否则,你要求提得太高,就像天上的星星,谁也摘不到,学生就会失去作文的兴趣,为此,对四年级的学生,我着重指导学生写好一件事和一片断;五年级,则着重指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材写具体简单的写事记人的文章;到了今年的六年级,要求学生通过记事来写人(要求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神态加以刻画)。比如:《人教版第十一册》的第二单元的作文训练就是一篇写事来记人的一篇文章,我要求学生对他所描写的人的品质要确定,这实际是这篇文章的中心,通过具体的事例要能体现出这样的“品质”来。所以,我认为,提出恰当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设计多种形式的辅助练习,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我除了写教科书上规定的大作文以外,还设计了一项“随兴作文”,不要求天天写,只要你有兴趣便可写,只要你交来,我随时改,一改过去要求学生天天写日记的烦琐和重复,另外,学习课本上的一些文章后,我要求学生补写、续写、插入写、速写等方式,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力得到训练和培养。例如: (1)补写:《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6课《荔枝》的最后一段: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2)续写:①秋天到了,树叶黄了„„ ②妈妈今天穿了一身新衣服„„ (3)插入式:《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七课的:“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外公这不是你最宝贵的画吗?” (4)所谓速写,是马上观察,马上写,好比是画家的速写一样,要求学生快、准,例如: ①同学们在操场上玩得真痛快„„ ②板报前的她„„ ③妈妈打麻将„„ ④打工回来的爸爸„„ 四、教学生“偷”作文,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诱导因素。我主张学生多阅读文章,但不主张学生全篇通抄,我要求学生“偷”文章要有水平,不是“偷”其文,而是“偷”其意,以“意”导“意”定能写出好作文来。 五、评改作文,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和激发创造力的重要环节,我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ddfd1dd7f1922791688e8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