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找好课文的切入点

时间:2023-01-31 10:01:3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课堂要找好课文的切入点

作者:周文忠

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1



周文忠

内容摘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上好一堂课,首先要考虑该从哪里着手,又该怎样着手。于是,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切入得好,往往事半功倍。本文谈谈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课堂 课文 切入点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上好一堂课,首先要考虑该从哪里着手,又该怎样着手。于是,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切入得好,往往事半功倍,就如庖丁解牛一样,切中肯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切入的含义

所谓"切入",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本的入手点,既能够保证教学以最经济的速度触摸到学习重点,还能带动学生实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又能保证学生的思维深入到文章的每一个角落。不同的切入效果不同,横切的苹果见星星,竖切的苹果见常规。不少特级教师在语文教学时都注重切入的方法,宁鸿彬老师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是这样切入的:

师:下面给大家两分钟准备时间,请你们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一个

的皇帝,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

(众生翻书思考)

生①:我添加的副标题是“一个愚蠢的皇帝”。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作作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生②: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爱美的皇帝”。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穿换新衣服。

宁老师从人物的形象切入,让学生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课堂生成精彩:有的学生拟“一个愚蠢的皇帝”,有的拟“一个臭美的皇帝”,有的拟“一个虚伪的皇帝”,“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一个昏庸的皇帝”……它给了学生自我选择的权利,讲自己想讲、能讲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常见的切入方法

1.从文题切入

标题相当于文章的“眼睛”。从文题切入,能够快捷简要地引入文章的中心或学习重点,从而深入具体的展开教学,循序步入学习佳境。如教学《鼎湖山听泉》一文,从文题“听泉”二字切入,发问讨论:作者在鼎湖山听到了什么?引发了哪些人生的感悟?从而进入对课文重


点内容的学习理解。教学《学问与智慧》时,可从文题切入,讨论:什么是学问?什么是智慧?学问和智慧是怎样的关系?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

2.从写作背景切入

文言文和诗歌对学生来说始终是很遥远的,学生感觉很难,文意的理解就像月光下的树影飘摇不定,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不了解背景,有了背景的铺垫,学生就能比较自然的进入文本的理解,就能比较自然的品味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语文的真正魅力。

3.从文眼切入

所谓文眼,就是提示文章中心的字眼,它也是文章的窗户,通过它就能窥探到文章的中心。比如李卫东老师教学《社戏》时,抓住《社戏》中的最后一段文字:“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就是该文的文眼,以此切入可以提问:那夜的戏真的好看吗?戏并不好看,作者又为什么有这样的结论呢?先是倒嚼甘蔗,进而中间开花,最后收拢全文,收效较好。教学《绿》一文时,抓住《绿》中第一段文字:“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这是该文的文眼,以此切入提问:梅雨潭的绿是怎样的?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扣住文眼,提纲挈领全文。

4.从结局切入

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在教学《七根火柴》时,让大家读后作一个创造性的复述:“假如有一座博物馆叫红军博物馆,假如你是这个博物馆里面的一名解说员,假如你负责的展台上摆放着6根火柴,请你以讲解员的身份,用讲解员的口吻,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向你的观众简要介绍这6根火柴的来历。”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本文内容的理解,给这篇课文重新拟定个标题。接着围绕“作者为什么用‘七根火柴’作标题”的问题研读课文,概括层意,体会作用;发挥想象,读出“潜台词”,从而理解作者的良苦匠心和红军的崇高精神。教者从故事的结局切入,既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又训练了学生说话能力;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5.从表现手法切入

古诗词的表现手法有: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引用典故等。比如,教学古诗《赤壁》时,由借古讽今的写法切入,由此勾连若干首学过的诗词,可以形成对这一手法的认识。

6.从线索切入

好的散文通常有一条线索。在教学《明天不封阳台》时,我从叙事线索“明天是否封阳台”切入课文,发问讨论:“我”为什么封阳台?后来什么的出现,让我对明天是否封阳台产生了疑虑?明天还封阳台吗?三个问题,逐层深入,突破教学的重点。欧阳代娜老师在教学

《岳阳楼记》时,从范仲淹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字切入,理出文章的思路脉络,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这个醒世名句的伟大意义。

7.从主旨切入

许多课文,有点明主旨之笔,有的开门见山,有的卒章显志。教学时,不妨先让学生明白这个主旨,然后再解读课文。例如在教《陋室铭》一文时,扫清了词语障碍,理解了“铭”的特点以后,可以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点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然后结合写作背景明确:陋室陋在房屋少、面积小、陈设简单。之后,再探讨作者品德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加强自身修养,就不感到简陋了。

8.从关键语句或者段落切入

关键语句或段落,不仅概括主要内容,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捷径。因此,以关键语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在教学《背影》时,有老师抓住文中“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切入,让学生结合文本分析:本应常见不新的父亲的背影为何却是最难忘的。再如教学《荷塘月色》时,很多教师都是直接引导学生品味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进而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

.选择好的切入点

好的切入点,不是主观臆断的。教师对教材见识的高下深浅,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分析把握,对教学效果的预测和控制,都尽显在切入点的选择与确定之中。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好切入点呢?

1.精研文本

庖丁解牛,所解数千牛,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就是因为他熟知牛的身体结构,每次下刀,都能选准切入口,以无厚入有间,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同样,教者如果想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就必须熟悉教材,精研文本。教师要查阅写作背景、揣摩佳词妙句、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手法、理解作品主题等。教者精研文本,才能找准教学重点、难点,切入时才能切中肯綮。

2.了解学情

教学一篇课文,可能会有很多种切入的方法。例如教学《孔乙己》一文,可以从“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体现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切入;可以从文题切入,探究:孔乙己他姓什么叫什么?多大年纪?文化程度?文中写了他的哪些事情?结果如何?可以从孔乙己身上的“半”字切入,逐步深入地讨论:找出文中与孔乙己有关的含有“半”字的语句,造成孔乙己的这许许多多的一“半”的原因是什么?从这一系列的“半”字中,我们能否说说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可以从文本中的“笑”切入:找出文中写笑的句子,笑孔乙己的都有哪些人呢?在一连串的笑声中,你认为最令人心寒、最令人心酸的笑是哪一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理解水平,采用恰当的切入方法,要切中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根据体裁

体裁不同,特点不同,相应的切入点也常常不同,比如:教学小说可从人物分析或情节切入;教学散文可从标题、线索切入;教学古诗词可从写作背景、表达方式切入;教学文言文可从关键语句、主旨句切入。等等。

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切入是对话的入手处、突破口。切入得好,事半功倍,重点、难点迎刃而解,就如庖丁解牛一样,切中肯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周文忠,江苏省仪征市新城初级中学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e60ce78ee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