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时间:2022-08-23 08:08:2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一.自主学习 1.背诵及文学常识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注意重点句子的理解。 3字词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字词)


二、合作探究学习 1.概括课文的中心论点。 2.编写结构提纲。 3.提问:

1)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孟子是否主张打仗? 2)本文论述作战的目的是什么 三、反馈补救。

课后反思:

一、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同时,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宗旨。朗读、背诵贯穿整个教学,在读中获知识、明道理。体现学生的合作,严格按照“四步一体”组织教学。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讨论,解决难题。条理清晰,结构完整,且合理利用学案。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篇文章,孟子长于辩论,其文思想深刻,逻辑严密,气势磅礴。在教学中要体现这些特点,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文言词句。在教法上,遵循四步一体的小组合作教学原则,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板块读一读,主要是加强学生的朗读指导,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突出重读、富有节奏,通过反复朗读,增强语感,提高朗读能力。第二板块学生借助课下注释或同桌之间讨论解决文言字词的理解,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成果,并由小组发言人上台为大家讲解;接着,学生还可以就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老师帮助其解答,使学生积累一些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第三板


块是译一译,学生借助工具书及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小组讨论,质疑、解疑,教师巡视释疑点拨,学生代表展示翻译,巩固。第四板块设计结合议论文知识,学生讨论找出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第五板块背诵课文,反馈补救,组内订正答案。

三、不足之处: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进入情境;说话要注意抑扬顿挫,重要的词汇,重点的句式要进一步强调;板书,使知识点更明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4258d9800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5.html